刘艳
马鞍山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安徽省马鞍山市 243000
摘要:在我国的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环境问题尤其凸显,环境问题不仅对生态平衡造成恶劣影响而且也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具体表现就是一些因环境因素所慢慢形成的慢性病,如因空气污染而产生的呼吸道的疾病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继出现了低碳生活、可持续发展、生态导向城市等应对措施。这些创新的措施的最终目的就是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并且同时还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低碳时代、生态导向、城市规划
引言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低碳生态的生活,低碳城市规划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低碳城市规划也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存在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怎样将城市规划理论构建结合现代生态规划的理论在已有的城市中实践。目前在许多城市规划建设中,常常把生态规划理解为传统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导致许多学者不认同,因此纷纷各自另起符合自身的体系,使得我国城市规划不够完善,无法从生态规划中汲取养料。由于生态规划没有和城市规划保持在一样的地位,缺乏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实际的效果无法令人满意。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宗旨是引导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不是指某一项的规划,这意味着在今天的城乡规划体系中,“生态”和“低碳”的概念应该整合到各个层次规划中。因此城市的发展方向在由传统向低碳生态的转型过程中,规划的编制者以及城市的管理者要熟悉掌握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确立其规划重点,通过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将生态建设内容纳入专项规划之中,使实施与规划能够密切结合,进一步加快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
一、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意义
变革的意义可谓是多方面的,第一点就是对城市建设本身而言: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主要的发展基础的主要原因是他能有利于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低碳时代中,也能有利于城市化建设和时代的完美接轨,从而最终提高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也能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第二点是对其他方面而言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务内部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城市规划变革不仅能促进其生态建设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等的发展。总之,进行生态导向城市规划的变革会有利于城市建设和一个城市以后的发展。
二、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策略
2.1推行低碳环保的理念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注重低碳环保概念的宣传和推广。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要增强对民众环保观念的教育,让所有人明白建设城市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否则,从长远来看必然会对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造成威胁。对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发布切合实际的政策,严格控制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不能随意堆放。即使是想要堆放处理,在堆放前也要严格审批相关程序,只有符合标准才允许排放,以此来减少污染。
2.2低碳制度创新
低碳时代,开展城市规划,可以从环境、产业及建筑等方面着手,促使城市规划更加全面。这里拿某一城市来说,低碳制度实施期间,主要采用下面几种措施:低碳产业。低碳产业建设期间,应让政府来主导,创建低碳产业投资基金,促进社会资本和低碳产业资本的融合,同时积极发挥政府作用,鼓励低碳产业向前发展,同时促进低碳产业技术平台的建立。制度及科技创新。
结合“十三五”中关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控制要求,加强市场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科技和制度之间的创新,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合理控制,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发展。低碳制度实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设定碳排放总数制度,并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对气候方面的研究,健全温室气体核算与排放体系。建立智能排放系统,加强对碳排放的数据筛选和采集,实现对碳排放的全面监测。具体操作期间,可以结合新项目,找到最佳的碳核转入制度,然后在节能审查期间,添加相应的约束指标。此外,对于落后产能,还应创建退出机制。组建专项治理小组,在源头上对排放量进行合理控制,在高能耗产业中积极引进新能源。
2.3城绿相融的整体格局
为实现城绿相融的整体格局,应做到保护自然基底、优化生态格局、提升环境效能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基于自然基底的分析,识别重要生态空间,保证自然山水、地形地貌、物种栖息地和植被景观等的完整性,对敏感性区域划定严格的保护界限,保障底线生态安全。在此基础上,整合生态要素,以斑块、廊道和基底形成结构性生态骨架,进行建设适宜性评价,使城市建设依托绿色开敞空间落实,防止无序蔓延。然后结合城市空间拓展及风貌塑造的需求,对现有自然生态本底进行补缀和优化,修复自然生态因子,通过将不同规模生态廊道层次化、网络化,构建完善的生态网络体系,优化城市生态格局。与此同时,在综合考虑区域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的基础上,通过预留城市风廊,布局海绵设施等方法,调节区域气候环境,提升蓝绿空间的环境生态效能。
2.4优化城市交通道路与空间的分布
现代城市交通规划与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在现代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到各个影响因素,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出发,优化现代道路布局,完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首先,城市交通道路与空间分布的优化发展,要在满足城市交通发展需求的同时,尽可能体现科学性与合理性。其次,城市交通道路规划要科学合理地布局,要重视提升交通土地资源利用效益,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现阶段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开发应用有效结合的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推崇,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开发利用的科学合理结合,有利于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模式,可以提升城市空间布局的科学合理性。比如,城市交通规划中可以在公交站周边进行高密度开发,并在人员比较密集的区域,发展其他配套的商业功能,尽可能满足附近城市居民生活需求,降低其出行频率,以促进利于节能减排的发展。
2.5优化能源配置
低碳能源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低碳生态的城市设计应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宏观层面发挥不同地区低碳能源的区位优势,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战略布局。中观层面通过对能源阶梯需求测算,结合现状能源供给特征,确定传统能源与可利用的再生能源品类与总量特征,形成高效的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微观层面着重通过节能减排达到城市终端能源利用的低碳化要求。
结束语
总之,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知,在低碳生活的时代,要做好城市化建设道路的规划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低碳时代,然后是如何才能达到低碳生活的要求。而本文主要的措施是创建智慧交通、低碳制度创新、改良建筑环境、加强总体规划和引进低碳环保技术这五个具体的措施,在提出这些措施之后的最重要的就是尽快把这些措施变成现实,最终实现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把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科学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既是城市化建设又是生态建设,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杰.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研究[J].居舍,2020(20):21-22.
[2]陈楚君,杨汝婷.基于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02):84-85.
[3]李善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理念及应用措施[J].山西建筑,2018,44(31):181-182.
[4]刘晓娜,段汉明.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关键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33):125.
[5]王乐.低碳城市规划研究[J].民营科技,2018(0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