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超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64
摘要:得益于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城市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技术已经不适用于智慧城市规划。现阶段,在城市交通等各领域建设中普遍应用到了大数据技术,然而大数据在智慧城市规划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与此同时,我国关于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的研究成果较少,智慧城市建设仍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基于此,本文对增加对大数据在智慧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可以丰富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研究成果,可以为智慧城市建设应用大数据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智慧城市;大数据技术;城市规划;应用
一、大数据在智慧城市规划中的优势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规划中的优势:
(1)大数据为智慧城市的规划提供了多样数据,是城市规划数据的来源点,智慧城市的大数据中具有各个行业的基础数据,如交通行业、环保行业,这样就能满足城市规划的数据需求,大数据还能简化智慧城市测绘的工作量,明确数据支持。(2)智慧城市规划中需要海量的数据,大数据提供海量数据的同时存储了所有的数据,再加上智慧城市规划时数据呈现上涨趋势,大数据技术提供了容纳海量数据的平台,避免出现数据丢失的问题。(3)智慧城市规划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中,排除了数据孤立的情况,明确了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做到数据的开放性,由此增加了数据的服务功能,保障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的有效性。
二、当前大数据在智慧城市规划中的不足
2.1数据的收集
一般来说,城市基础库以及行业系统是智慧城市建立的公共平台的访问路径。其中,城市基础库需要在采集大量的数据的基础上,对已采集的数据进行填充。在收集过程中,城市基础库一般会通过收集其他不同来源的数据,从而确保已经收集到的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全面性、科学性以及可信度。其次,城市基础库以及行业系统有时会将本次采集的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为城市规划提供更好的参考。上述工作的过程较为繁杂,工作量大,增加了数据的研究工作的难度。
2.2数据的处理
数据处理是整个过程的第二步,其是大数据应用到智慧城市建设平台中的一大体现。数据处理主要指探寻已采集的信息或历年数据对比信息中的信息价值。与此同时,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出某种关系或者规律,并且可以将发现的信息价值、信息之间存在的规律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中,提升智慧城市规划设计人员设计与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满足城市居民对智慧城市规划的需求,进而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提升智慧城市规划的整体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处理需要打破陈规,要求设计人员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可以与多种网络资源随时沟通,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归纳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这对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规划设计人员难以达到这一要求。
2.3数据的存储
数据的存储工作要将所收集来的数据按照不同的数据类型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存储空间中,这一过程对于数据的存储工作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数据的存储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同时兼顾存储的信息的可靠性以及成本、能耗,即在存储成本最低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的可靠性。这一过程对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分布以及大数据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大数据在智慧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3.1大数据在多规协同体系中的应用
智慧城市规划中应该构建多规协同体系,这项体系构建时对数据有着很大的需求,采用大数据技术完善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大数据在构建多规协同体系时重点分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信息,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需推进各个领域的共同发展,以便构建出智慧型的协调体系。传统城市规划时涉及多个部门,其中行政管理部门的影响最大,如果行政管理部门出现错误或问题,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干扰整个城市规划,增加了智慧城市的规划负担,考虑到城市管理对象的多样化,在智慧城市建设时落实大数据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明确规划体系的应用,同时提高数据保护的水平。大数据构建多规协调体系中预防数据重复使用,按照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提出两规合一或者五规合一的建设策略,主要是实现这个策略的充分应用。
大数据为多规协同体系提供了发展依据,促进智慧城市空间规划的规范性,大数据可以在智慧城市规划中给予智能化、环保型的建议,协调城市资源的实际分配,同时找出智慧城市建设的价值,整合与智慧城市相关的数据,满足智慧城市的需求,大数据主要就是为智慧城市的多规协同体系提供了信息与数据支持,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设速度。
3.2大数据在城市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空间规划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空间规划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比较大,规划过程中需运用大量的数据信息,大数据是城市空间规划的数据源,为城市空间规划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智慧城市规划中研究城市与场所的关系时,大数据能够给出支持城市与场所空间重建的数据信息,根据数据信息优化并调整场所及城市的空间关系,大数据中除了包含空间关系以外,还可以规划与场所相关的交通及产业,促进智慧城市的稳定发展。智慧城市空间规划包括布局、战略等,大数据中提供了城市社交网络信息评价指标,根据智慧城市的实际情况建立评价指标的体系,目的是更为准确地定位智慧城市的空间规划,评价指标及体系中给出了调整城市空间规划的具体措施,大数据中涵盖了社交网络中的海量资源,为智慧城市空间规划提出了可建设的方向,推进城市智慧化的发展。
3.3大数据挖掘智慧城市的建设特色
智慧城市规划时不能忽视城市自身的特色,需要重点发挥城市特色的优势,为城市发展带来经济效益。不同城市实现智慧化时其特色也不同,比如:旅游、政治、建筑等,要以这些特色为依据规划智慧城市。大数据会收集特色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挖掘智慧城市与特色的数据关系,明确特色在智慧城市中的发展潜力,同时规划出智慧城市的重点发展区域,适当增加重点发展区域的资金规模。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特色中,根据大数据显示的结果,合理规划交通、产业、社区的建设,大数据可以从智慧城市的交通部门收集交通信息,确保交通与社会、产业之间的合理性,要求智慧城市中的交通系统能够保持通畅。大数据在挖掘智慧城市的建设特色时,既可以保证城市能够发挥特色优势,又能保障城市特色与城市生活的相互协调。大数据挖掘城市特色的过程中要综合智慧城市多个方面的因素,科学规划城市资源的配置,实现智慧城市的整体性。
四、结束语
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智慧城市规划并没有达到成熟的状态,在智慧城市规划中积极采用大数据技术,发挥大数据在智慧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大数据满足了智慧城市规划时对数据的需求,把控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利用大数据连接智慧城市规划中的数据点,共享数据信息的同时完善智慧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合.关于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3):63-65.
[2]陆科源.论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237.
[3]卢英华.大数据在智慧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1):75-76.
[4]张笑萍.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规划[J].住宅与房地产,2018(1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