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国 颜培进 李维甲
淄博市规划信息中心,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生态城市的绿化带是使城市更接近自然环境的媒介。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动植物通过这个地方进入城市,有利于在城市中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的宜居性和居民的幸福感。地方政府积极致力于生态和谐城市的建设。合理的规划标准是建设的基础。后续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规划标准进行,这样才能按照规划顺利实施现代城市生态建设进程。本文阐述了生态城市的概念,论证了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标准框架,并进一步阐述了生态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初步研究
介绍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了贯彻。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规划和设计。城市规划设计不是盲目发展,它需要有机结合当地的生态要素,符合自然规律,解决人文和科学问题。城市规划设计基本遵循生态规律为主要概念,规划资本已纳入城市规划设计之中,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新形式。为了确保城市的合理定位和科学发展,有必要围绕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目标建设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和健康城市,以促进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绿色生态城市规划的概述
生态城市建设必须有科学,高起点和切实可行的规划,将经济,社会,生态等因素纳入规划思想,并按照生态要求的原则进行生态规划。这是城市生态发展的必然结果。总之,它是社会和谐,经济效率和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和人类融为一体,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共生结构。1970年代,在研究过程中,前苏联的城市生态学家euniski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项目”中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论和模型。也就是说,生态城市要“充分融合技术与自然,充分发挥人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最大程度地保护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保护”人类住区。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
2 绿色城市的概念和发展
2.1 绿色城市的概念
绿色城市就是要尽可能地消除城市污染,充分利用能源,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进行合理的规划,便利交通,建设安全和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城市提出了使城市尽可能接近自然的想法,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将城市建设成绿色家园。
2.2 绿色城市在国内的发展
绿色城市主要体现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环境等方面。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目的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在城市未来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绿色建筑方面,近年来,中国引入了各种环保建材。一些一线城市逐渐使用这些环保建材,但由于价格高昂,许多地方无法使用。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仍面临交通拥堵,水污染等现象,治疗效果不明显。在绿色交通和绿色环境方面,随着人们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缓解交通拥堵的措施层出不穷。许多有毒气体排放项目已经关闭,绿地面积逐年增加,但仍有许多问题无法解决。
2.3 绿色城市在国外的发展
随着绿色城市主题的提出,一些国家在绿色城市建设方面做得不错,但有些国家做得还不够。例如,我们称为“城市花园”的新加坡在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方面做得很好。他们的国家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维护城市的清洁和环境保护,从而促进绿色城市的建设。越南,伊拉克等小国没有绿色城市的概念,不注重环境保护以求生存和发展,各种污染严重。在认识到当前城市建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之后,要实现中国的绿色城市建设,就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
3 绿色生态型城市规划设计
3.1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1)我们应该优先考虑生态,以环境为基础。充分发挥自然基础的功能,并尽量保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免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并有效地加以保护和延续。各种自然生态景观设计的重点在于改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果和共享。
(2)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在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绿地系统和居民日常活动中,要遵循自然生态平衡,循环利用和自我调节的规律,遵循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本质。以生态理念研究,分析和解决了能源,环境,建材和废物处理等问题。
(3)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链。要从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出发,引导产业发展,将城市建设的技术与市场发展相结合,积极实现产业由能源消费向科学技术的转变,建设科技支柱产业。以重点项目带动现代文化产业,服务业和其他绿色低能耗产业的发展。
(4)建立生态文化体系,要建立生态和谐环境。在整个社会中,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和低碳生活的观念,建立文化设施,加强价值文化的传播。
3.2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绿地规划的原则应与绿地系统和景观规划相结合,并应充分利用龙河公园,龙河等自然风光和水体,结合城市的本质,整合城市公共绿地和生态绿地,创造出充满景观特色的绿色景观。同时,要根据城市的局部景观特征和植被特征,进行水土保持,充分发挥绿色空间的环境效益,使大气,水体等主要环境指标并且噪音可以满足要求。改善人均公共绿地指标,人均绿地面积超过9平方米。同时,应强调保护措施,以更快,更全面地创造美丽的城市空间和良好的环境。
绿地系统规划可以由郊区生态景观绿地,城市公园绿地,带状绿地,河滨绿地,街道绿地,社区级点公共绿地,小花园和单位附属绿地组成。城市景观是城市外部形态,色彩,建筑风格和环境艺术景观的整体感觉,是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它主要由景观轴,景观区域和环境艺术素描组成。
3.3 交通方式的绿色转变
在绿色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出行方式也是重要的内容。不同的交通方式在能源消耗,土地资源消耗,污染排放以及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上差异很大。因此,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应引导出行方式由高耗能向低耗能转变。运输方式的绿色转型对减少污染排放,优化城市内部交通结构具有指导作用。
3.4 文化生态建设
一个城市需要品味和文化。没有文化的城市没有灵魂。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体现了城市的价值,并提升了城市的形象。良好的城市文化体系可以进一步增强城市吸引力。在城市规划中,要不断探索特色和内涵,树立城市特色。抚城文化要不断创建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城市群,以实现城市文化生态的良好发展。
结论
生态城市发展的合理规划是当前背景下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未来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考虑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对生态城市进行更深入的解释,以国家标准为基本前提,关注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并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规划更加合理,规范。使动态的规划和建设过程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谢建英.城市建设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思路构建.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143.
[2]黄娅绮.我国城市建设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思路构建.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5):200.
[3]周茂琅.浅析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16,(07)
[4]隆容君,朱一中,曹裕.增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探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