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病治疗中存在的误区与解决办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0月29期   作者:张小英
[导读] 本文具体分析了羊病治疗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其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张小英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洪水镇畜牧兽医站 810799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了羊病治疗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其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养羊产业提供参考及借鉴,提升羊病治疗效果,减少因羊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促进养羊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羊病;治疗;误区;解决办法
        近年来,养羊产业发展迅速,各种羊病发生愈发频繁及复杂,严重威胁着羊群的健康及生长,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养羊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当前,部分养殖户在治疗羊病中存在着较多误区,如何对这些误区有效解决是当前迫切需要探讨并研究的问题。
1 消毒工作不到位
        在诸如羊疥癣等疾病发生时,药浴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但是在具体药浴治疗过程中,部分养殖户仅仅治疗羊只机体,虽已彻底清除其体表疥癣,但是对圈舍、运动场及相关饲养器械等消毒工作有所忽视,因羊生存环境内仍然存在着大量寄生虫及其虫卵,仅仅对羊体疥癣单纯药物治疗,极易因感染环境内病原而引发病羊再次感染,无法彻底治疗羊疥癣疾病。因此,在日常养殖中需严格羊舍相关清洁消毒工作,一旦发现患病羊只需强化消毒灭源,以保障羊病治疗效果。
2 药物使用不对症
2.1 用病毒灵治疗羊痘
        羊痘又被称为羊天花,是一种传染性极强、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疫病,一旦发病病情迅速发展,死亡率极高,极容易给养羊产业造成致命打击。羊痘的病原为羊痘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因其传染性较强在日常养殖中需强化羊痘预防及治疗。当前,多数养殖户认为病毒灵抗病毒效果优异,常采用病毒灵治疗羊痘,然而病毒灵实际抗病毒药效极低,仅仅可用于轻微病症的治疗,无法根治羊痘病毒[1]。针对羊痘,可采取血清肌肉注射治疗方式,同时对圈舍彻底清洁并消毒,为健康羊群免疫接种,隔离病羊。
2.2 抗生素治疗羔羊腹泻
        羔羊各个器官并未完全发育,各项机体机能不佳,消化功能并不理想,对病原抵抗能力不足,对其母乳喂养或喂食饲料时,部分未消化食物常滋生细菌,胃肠道正常分泌及蠕动将受到较大影响,进而引发腹泻。因羔羊腹泻发生为食物清洁度不佳而导致细菌入侵,进而需采取适宜的抗生素治疗。对于成年羊,抗生素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羔羊机体衰弱,仅仅依靠抗生素很难对消化内环境有效改善。因此,在治疗羔羊腹泻时,首先需为其补液以提升羔羊消化道内酶的活力,从而对消化道内酸碱度有效调节,接着采取抗生素治疗方式以提升治疗效果。
2.3  见热服用退烧药物
        在羊只仅仅存在发热表现时,部分养殖户会立即为羊只服用退烧药物,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低等及中等程度的发热不仅不会危害机体,相反的在一定程度上对机体有益,可提升吞噬细胞吞噬能力,以快速形成抗体,提升肝脏解毒功能,激活白细胞酶,以促进机体消化病原微生物。与此同时,退烧药物可刺激肠道,常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并发雷氏综合症或溃疡病,甚至可能对肾脏造成严重损害[2]。因而,在日常养殖中,养殖户需识别羊只发热症状,需科学观察并详细记录温度,在兽医工作者指导下合理用药。
2.4 内服土霉素治疗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又被称为初生羔羊急性毒血症,其病原为魏氏梭菌B型,其主要症状为剧烈腹泻及小肠溃疡。其中7日龄内羔羊发病后最为严重,常出现大量死亡,对羔羊成活率造成严重影响。内服土霉素是一种错误的羔羊痢疾治疗方式,这是由于内服土霉素存在着吸收不规则及吸收不完全的问题,多数土霉素被小肠上段吸收,肠道内各种多价金属离子常与土霉素结合生长溶解性不佳的螯合物,影响小肠对药物的吸收。

与此同时,对土霉素等各种抗生素采取内服方式常引发瘤胃内有益微生物死亡,影响其繁殖,进而导致瘤胃菌群失调,引发消化功能紊乱。因而,严禁采用内服土霉素防治治疗羔羊痢疾,可采取肌肉注射方式。
2.5 解毒法治疗羊快疫病
        羊快疫是养羊中常见的一种发病突然、病程较短的疫病,其病原为腐败梭菌,主要症状为真胃出血性炎性损害。发病羊只不食、长期卧地、鸣叫不已、腹部肿胀并疼痛,痉挛抽出,口吐白沫等,部分羊只表现为磨牙,水样粪便等。羊快疫具备散发性特点,发病率虽不高,但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羊快疫的临床症状与中毒较为相似,因而很多养殖户将其误诊为中毒而利用阿托品、解弗灵的药剂采取解毒法治疗[3]。中毒病无传染性特点,病羊不会表现出口吐白沫等症状。因而,在治疗羊快疫时,需准确诊断,并针对治疗,以实现标本兼治。
2.6 利尿剂治疗非肾源性尿闭症
        羊尿闭症包括肾源性及非肾源性良种,肾源性就是由于感冒、中毒、营养不良或肾机能障碍而引发,具体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肾炎等;而非肾源性尿闭症则是因膀胱破裂、胃肠破裂、或者排出所误食刺激性物质时刺激膀胱、尿道内存在盐类结晶物等而引发。利尿剂是一种通过提升肾功能以促进排尿,进而增加排尿量的药物。肾脏是其主要作用部分,通过增加肾小管内钠的排出量以消除水肿,提升排尿量,因而更适宜治疗肾源性尿闭症[4]。若采用利尿剂治疗非肾源性尿闭症,药物无法作用于发病器官,因而治疗效果不佳。对于非肾源性尿闭症,可采用排石治淋的中草药或泌尿道消炎剂治疗,也可采用手术治疗方式。
3 延误治疗时间
        部分羊病潜伏期较长,临床症状不明显,在发病初期若养殖户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或不够细心,无法及时发现患病羊只,导致羊病日益加重,一些羊病甚至待重症时才被发现,导致最佳治疗时间被延误,不仅治疗成本明显增加,还可能影响治愈概率,提升病羊死亡率。因而,在日常养殖中养殖户需始终坚持细心谨慎,急躁发现病羊并请兽医诊断治疗,以防病情延误。
4 过早停药
        一些羊病存在着明显的反复性及继发性,虽然病情得以控制,但极容易复发。部分养殖人员在控制羊病后片面的认为无需继续治疗而过早停药,对羊病巩固及调理有所忽视,引发部分羊病反复发作,羊只转变为慢性病例,或者长期带毒,这些均在很大程度上给羊群健康留下安全隐患[5]。过早停药表面上看似乎节约了用药成本,但实际上对羊只长期健康成长影响较大。基于此,在羊病治疗后需注意用药巩固,采取中药调理或者将用药量酌情减少,以帮助病羊彻底痊愈。
5 随意用药
        在治疗某些急性羊病时,养殖人员为提升治疗效果而滥用抗生素药物,虽然短期内治疗有效,但极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增大后期羊疫病防治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中药治疗无感染疫病或慢性病,采用西药治疗急症或疫病,待病情稳定后采取中药治疗方式,这样可降低抗生素使用量,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6 药物用法用量不准确
        羊病治疗是一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不同羊病在采用药物品种,给药方式、用药剂量等方面差异较大。但是实际情况是,部分养殖户在羊病治疗中对药性缺乏足够了解,因给药方式及用药剂量不规范而导致药效无法充分发挥[6]。因而,养殖户需对各个药物深入了解,在羊病治疗中尽可能实现精准用药。
参考文献
[1]卢广新. 浅谈常见羊病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 中国畜禽种业, 2016, 12(3): 114-115. [2] 文智惠, 胡金平, 邓玉林, 等. 常见羊病的防治对策[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 (9): 64.
[3] 余汝国, 程尚禄, 张太洪. 羊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 (2): 271.
[4] 武兵元. 羊群发生疾病的流行与病因分析[J]. 现代畜牧科技, 2017, (8): 99.
[5] 张怡文, 李宗彩, 牟墩进. 羊病治疗中存在误区与解决措施分析[J]. 中国畜禽种业, 2018, 14(3): 51.
[6] 史德友. 羊病治疗中存在的误区与解决措施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 34(3): 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