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与探讨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0月29期   作者:杨浩
[导读] 伴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与发展,社会数据信息的储存数量不断增大
        杨浩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农民工服务中心    四川省广安市 638019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与发展,社会数据信息的储存数量不断增大,这也就意味着人们正在逐渐进入全新的大数据时代。我国社会各领域数据信息量巨增,各行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已经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并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要想从本质上去解决该问题就需要把现代化技术与档案管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现状和对策,予以有关单位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对策
        前言:在一定程度上,档案管理是一门极具专业性的学门,档案管理的准确性以及高效性的提高是目前该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相关人员和当前的时代背景相互结合,在大数据时代下,档案管理本身的价值也得到了凸显。人们可以更为便利的去档案进行收集、归纳、整理以及调取等,因此档案管理的现实意义也得到了体现。
1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现状
        改革创新思想是以行动的前提,先有思想然后在进行实际行动。档案管理现代化开发利用改革和创新的工作首先是其思想观念的转变,要跟上新时代的步伐,我们是否具有改革创新的思维觉悟,是决定档案管理现代化开发利用工作改革和创新的新动力,新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开展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学术研究,传递国内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的信息,增加档案交流工作经验,有利于促进档案业务发展,更好的为领导的决策服务。
1.1 档案管理传统工作思维定式分析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开发利用工作思维定义决定着档案管理现代化开发利用的改革与创新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必须要将其思维定式进行有效的转变,这样才能保障在档案管理现代化开发利用工作改革和创新中取得有效的成果。首先,要对档案管理现代化政治属性面向社会服务性进行逐渐转变,使档案管理现代化开发利用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领域发挥着其自身该有的有效作用。其次就是要把传统的档案管理现代化模式进行面向,信息化,增加开放性进行逐渐转变,根据各个地方的档案馆中的资源对其进行、人才培养、资金周转等需要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以敏锐的视角,对其进行追踪,发现新方向,不断的开辟出新的服务空间和服务模式[1]。
1.2 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多种意识分析
     档案管理现代化开发利用改革和创新不是光靠想象,随意而为的,其需要有意识的思想架构才能进行完善的。
     第一是安全合法意识;档案管理现代化开发利用的首要保证就是其资料的安全保密性。档案馆要运用所有保护措施对档案管理现代化进行保护,要保证管理价值开发利用的安全可靠性。在能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才能对管理价值进行开发和利用,从中取得有效的价值。与此同时,提高综合服务能力,要在档案管理现代化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其设立执法严密性,要使用科学规范合理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第二是信息制胜意识;在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的状况下,要确立管理价值就是社会竞争力的观念,管理价值就是新时代竞争资源,增加信息技术竞争力的意识,有效的增快档案管理现代化开发利用工作的信息化脚步,提高信息竞争能力。同时,还要建立管理价值共享的概念,档案馆可以建立管理价值互换体系,有效的扩大档案信息共享资源,这样才能有助于增加档案管理现代化开发利用的效果。
     第三是效益意识;档案管理现代化中工作效益是包含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个部分。其中社会效益指的是从社会总体效益为出发点。档案管理现代化开发利用工作不是直接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的,而是通过社会各行各业的管理价值利用来间接性的取得自身效益的。

我们从社会经济效益两部分对档案管理现代化开发利用工作进行综合性的考虑,衡量,不能只单单的追求两种效益中的一种,这样做是不能取得实质性效益的,只有同时追求两种效益才能让档案管理现代化开发利用工作的效益得到最大化。
2 强化档案管理现代化策略研究
2.1 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会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所以,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强化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培训,从而提升人员的个人综合水平。除此之外,单位还应该建立高素质、高知识技能的专业人才团队,为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单位还需要强化对信息化和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建设,提升对单位人力资源成本的关注,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思路,强化单位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贡献与信息的交流、沟通、帮助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了解到单位各部门之间的重要档案信息,这样能够实现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完善[2]。
2.2 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下,开展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强化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优化单位领导人员的协调管理,并且要根据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去规范全新的档案管理规划方案,积极引导单位各部门的员工参加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设,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把单位档案管理的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做好单位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提升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优化单位在市场中的地位。完善单位信息化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同时,还需要优化对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的资金管理,促进单位的各部门之间的设备信息化管理,这样能够提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体现。
2.3 强化档案基础业务的建设
        单位在实际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常常因为多种因素所直接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能顺利的开展下去,其主要的体现是在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不协调,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达标等。针对上述问题,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强化对档案管理基础业务方面的建设,建立健全当前现有的单位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及合理化与时效性的优势,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起到提高单位档案管理的整体价值。
2.4 提高纸质档案的电子化进程
        当前大数据的基本概念是基于网络计算机的电子化信息数据。然而人类在以往的几十年里面,所有的档案都是纸质的,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进行保存,相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付出了心血。不过要想实现档案大数据资源共享,首先是需要事先纸质档案资料的电子化。把所有的相关纸质档案进行电子化的扫描、拍照,将其制作成为电子档,这样能够形成统一的电子档案,只有电子档案才能够输入计算机中,实现与网络上的相关技术进行对接[3]。在纸质档案的电子化进程期间,相关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更深入的掌握有关纸质档案的电子化技术,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去保存那些纸质档案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
结语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互联网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并且互联网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实际应用也极为广泛,该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各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能够带给人们生活与工作中的积极变化,让人们进入全新的大数据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档案管理有效的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大数据档案管理的准确性以及高效性也会得到体现;在大数据进程中,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所需要重视档案系统的一致性,通过提高纸质档案的电子化进程、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去提高档案管理的价值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孟蓥. 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 经济学, 2019, 002(006):P.47-48.
[2]董琦. 我国个人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 新西部, 2019, No.490(27):113-114.
[3]孟祥军. 强化档案管理现代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赤子, 2019, 000(028):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