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婷婷
天津市烈士陵园 天津市北辰区 300400
摘要:古往今来,有多少革命先辈书写着民族的历史;有多少巾帼英雄缔造了无限的奇迹!而今天我们要做民族精神的传承人,为中国的大好河山去创作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我们在这里重温先烈的事迹,不仅仅要仰望他们生命中最辉煌的瞬间,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为了解放天津冲锋陷阵、不畏生死,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义无返顾、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
关键词:平津战役;天津战役;兵力部署;共产党;国民党
第一部分:会战平津
平津战役的辉煌胜利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正确决策和指挥,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英勇战斗、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结果。没有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没有部队各级后勤指挥员、各级后勤机构的努力和地方党的领导,没有各级政权机构的大力支持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就不可能有平津战役的胜利。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地下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三大战役最后一战的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是由东北野战军和华北两区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在西起张家口、东至唐山,包括北平、天津在内的地区,对国民党军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集团进行的一次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此战役历时64天,歼灭与和平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攻克与解放了新保安、张家口、天津、唐山、北平等名城重镇,使华北全境基本获得解放。在这场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先后在平津前线司令部和平津前线总前委指挥下,坚决执行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面对平津的作战条件和战场实况,创造性地实现了“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战略原则,及战后对城市的顺利接管,为“天津方式”的产生和“北平方式”的成功,在军事斗争和政治瓦解两个方面,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典范。
平津战役的胜利,进一步奠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从军事角度看:平津战役的发起促进了三大战役的统一筹划、相互配合、紧密相连。从经济角度看:结束了国统区物价飞涨、财政枯竭、经济萧条、民心涣散和百姓的苦不堪言。从政治角度看:平津战役的胜利发展直接导致了国民党政局的巨大改变。这场战役不仅为蒋家王朝的覆灭敲响了丧钟,同时也为新中国的诞生举行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奠基礼,并以“天津方式”的名称载入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光辉史册。
第二部分:鏖战津门
震惊中外的天津战役是平津战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解放战争中一次重要的大规模攻坚战,是解放全华北的关键。它以战争方式,在短时间内消灭了国民党军事力量,将天津这座中国北方重要工商业城市送还人民的怀抱,它同时还促使千年古都北平(今北京)和平解放。
天津战役的总前委由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华北野战军领导人聂荣臻、政治委员罗荣桓三位领导人组成,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为总指挥。天津战役的作战指挥部设在杨柳青,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作为天津战役的总指挥在此下达了总攻令。
天津战役期间我军的主力参战部队:东北第四野战军的1纵(38军的112、113、114、151师)、2纵(39军的115、116、117、152师)、7纵(44军的130、131、132、157师)、8纵(133、134、135、158师)、9纵(136、137、138、159师),6纵的128师、12纵的145师(还有东北四野部分的炮兵部队),共7个军22个师34万人(1948年11月我军部队进行改编,由“纵”改为“军”),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革命战争史上,第四野战军与第一、第二、第三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并肩战斗,屡建奇功,是闻名天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之一。它的原身是由抗日战争胜利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和原东北抗日联军等部为基础改编和组成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一支来自五湖四海的部队。
解放战争中,东北四野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由十万余人发展成为一支百万大军。这只雄狮劲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喋血疆场、南征北战,他的战斗足迹遍布于北伐途中、罗霄山脉、黄河之滨、平型关下……
天津战役期间国民党驻天津部队:林伟俦62军的3个师(67、151、317)、刘云翰86军的3个师(26、284、293)、郑挺锋94军的两个师(43、305),警备司令部直辖的(184、326、333)11个师,共13万人。(其中317、26、293、43、184)师均被我军歼灭过,184师被我军歼灭过三次。另外305师是由保安队改编的,333、326师由东北逃回关内的散兵组编。
天津战役前夕刘亚楼对国民党天津守敌做了精准细致地敌情分析:敌战线长达90华里,虽兵力不足、捉襟见肘,但是敌城防纵深堡垒化和河流纵横,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由此可见,刘亚楼的分析是十分正确和细致的。并根据天津东西窄(10华里)、南北长(25华里)的地形特点,因地制宜的确立了“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割后围、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将整个天津战役分为了三个阶段:肃清外围的战斗、突破城防的战斗以及纵深战斗。
我军于1949年1月3日至12日仅用了9天的时间就肃清了敌人的外围,先后攻克了敌军的18个外围据点,共歼敌4700余人。由于敌军拒不同意我方要求其投降的条件,我军于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向天津城垣开始发起总攻,仅用了一个小时就突破了敌人所有的防线,顺利地完成了突破城防的任务。并趁胜追击、多路穿插开始纵深战斗。其中经过西营门、东局子、民权门、大小尖山多个突破口19个小时30分钟的激烈战斗,最终于1949年1月15日凌晨5时胜利会师于金汤桥,8时攻克了敌人最坚强的支撑点海光寺,10时攻占了敌天津警备司令部,并活捉敌首中将陈长捷、林伟俦、刘云翰等高级将领。中午,我军占领敌天津市政府,下午攻下了敌人最后一个据点—耀华中学。敌据守城北的主力一五一师由于孤立被围、陷于绝境、不战而降。下午3时整,天津战役胜利结束。天津整个攻城战斗历经29个小时,守敌13万人被我军彻底歼灭。天津战役的胜利解放了海河两岸二百多万的老百姓。我军在天津战役中缴获了大量的军事武器和弹药物资,各种炮:1163门、轻重机枪:3553挺、步马短枪:54641支、汽车:879辆,还有其他各种弹药物资,这些战斗武器进一步地增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力量。
天津战役胜利了,天津的老百姓为了欢祝天津的胜利解放到街头载歌载舞!
第三部分:浩气长存
为了天津的解放,
4000余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儿女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在这4000余名烈士中,有1196具有姓名记载的烈士骨灰安放在本园的烈士骨灰馆内,有2994具无法确定姓名的烈士遗骨安葬在本园的无名烈士墓区。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位在天津战役中牺牲的年仅十六岁的小战士——钟银根的事迹。
英雄红旗手钟银根
钟银根烈士,湖南省莲县人,一九四八年入伍,解放天津时,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零三团一营一连一排九班战士。在突破民权门的战斗中,钟银根高举红旗第一个登上天津城头。这时,敌人的炮弹疯狂地向他打来,他身上两处负重伤,旗杆被炸戍两截。他忍着剧痛,用双手紧握旗杆,两肘撑地把旗杆支住,最后因伤势过重,光荣牺牲,牺牲时年仅十六岁。
钟银根,一九三六年出生在湖南省莲县的一个雇农家庭,祖祖辈辈给地主当牛作马,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悲惨生活。
五岁那年,银根的父亲因劳累戍疾,给地主干活时昏倒在地头上,一病不起……。他父亲死后,家里更没了依靠,母亲带着他们兄弟三人挨门乞讨。不久,他母亲也病倒在床,临死前母亲把他们兄弟三人叫到床前说:“儿啊!娘不行了,你们要记住爸妈是怎么死的,要报仇啊!……”可怜的母亲临终连一口稀饭都没喝上,不幸的是两个哥哥由于挨冻受饿相继死去,一家五口只剩下钟银根了。一桩桩一件件血泪斑斑的往事,在钟银根幼小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十五岁的钟银根不堪忍受地主的压迫逃出虎口,从湖南逃荒到东北。
一九四八年东北全境解放,十五岁的钟银根满怀深仇大恨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一九四九年一月,钟银根所在部队奉命入关,解放天津城。钟银根虽然年岁小,体力差,但在昼夜的长途行军中,他经常帮助炊事班长背锅,争着替战士们扛机枪。
战前准备时,钟银根冒着凛烈的寒风练习投弹,手臂肿了咬牙坚持练习。在飞跃战壕的训练中,他几次跌进沟里,手、脚、脸都擦出了血,但他全然不顾,爬起来再练。面对天津守敌他曾多次向首长请战,要求上级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他。钟银根的决心书上写着:“为了天津的解放,不怕流血牺牲。”
总攻战斗打响了,钟银根所在的“钢刀连”担任了“杀开民权门”打开突破口的光荣任务。钟银根和两名战土接近了民权门。
在冲锋的途中,两名战友先后牺牲了。望着中弹牺牲的战友,复仇的烈火在他心中燃烧。面对凶狠残暴的敌人,他更加清醒地感觉到自己担负任务的重大。“冲啊!”钟银根大声喊着,拿过战友手中的红旗,迎着呼啸的子弹飞奔上城头。一阵哒哒哒的机枪扫射打死十八名敌人,钟银根趁此机会把红旗插上了民权门。垂死挣扎的敌人集中火力向钟银根射击。钟银根刚插稳红旗,一发炮弹打来,钟银根双腿被炸断了,倒在红旗下,昏迷过去。激烈的枪声,把钟银根从昏迷中惊醒,看到红旗倒在自己身旁,他忍着剧烈疼痛,第二次把红旗竖立在民权门上。敌人一见红旗又竖起来,疯狂地向他打来一发炮弹,旗杆被炸成两节,钟银根的胸部也负了重伤,但他没有倒下,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竖立起断了杆的红旗,这时又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右手,红旗倒在地上。钟银根咬紧牙关,再次用力支撑起自己的身体,双手抓住旗杆。两肘撑在地上。第三次把红旗竖了起来,并用双手和面部夹住红旗的杆子,把红旗竖牢。鲜艳的红旗高高耸立在民权门上,钟银根望着这面凌空飘扬的红旗,望着战友勇猛地冲向天津城,刚毅的面孔流露出胜利的微笑。年仅十六岁的钟银根壮烈牺牲了。
战斗结束后,部队党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并颁发“毛泽东奖章”一枚。
第四部分:展望未来
天津战役的胜利推翻了蒋伪政府的统治,使两座历史名城获得了新生。不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为新中国的诞生增添了无限色彩。无数为国捐躯的先辈们,你们的革命精神坚定了我们的理想信念,并对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英雄虽已逝,浩气犹长存!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亲爱的战友!是你们用自己最珍贵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幸福的今天,你们赴汤蹈火、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天津人。新时代的我们一定将你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烈士精神不断地发扬光大。
饮水思源,不忘来路,英魂已去,精神长存!
历史的硝烟已经悄然退去,迎来的则是新时代的璀璨。
作为新时代的开拓者,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惜一切力量为祖国富强、民族昌盛建功立业!
作为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者,我们要脚踏先烈们的足迹,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作为烈士英灵的守护者,我们要时刻铭记“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工作宗旨,秉承先烈的遗志、克服一切困难,将烈士褒扬工作进行长久、广泛、深入地开展!
在座的战友们,生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我们何其有幸!有志者更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面对新时代,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携手实现中国梦、凝心共铸中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