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途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0月29期   作者:汲玉臻
[导读] 农业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与此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汲玉臻
        岭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  莒南 276600
        摘要:农业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与此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只有农业得到发展,才能保障人们的生活,并对其他方面产生积极作用。现阶段,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提出其创新途径,希望为相关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为建设新农村贡献些许力量。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创新途径
        引言:想要大力发展农业,仅仅依靠新农村建设还不能达到目标,必须创新农业经济管理途径。农业经济管理主要是指合理规划、管控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从而能够实现人们预期目标。然而,现实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往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实施行之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
一、新农村建设中创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可以使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得到改善,进一步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后,那么就能解决农村土地及留守儿童等问题。创新经济管理,可以提高农村人们生活质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1]。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为了更高效的创新农业经济管理路径,需要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不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在传统模式的影响下,我国农业现有模式依然是家庭式的自主种植,这种模式具有明显不足,不仅不能实施大规模作业,而且由于不同农民具有不同的认知水平,因此也缺少规划性。因为无法进行统一管理,因此各个农民根据自己经验去生产,再加上没有计划,因此很容易与市场脱节。
        此外,农村大批年轻人涌入城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呈现出老龄化特点,老人们更倾向于传统的耕作模式。这就使得现代化机械得不到充分运用,使新农村建设出现问题。
(二)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对于现代专业的农业知识、技能无法有效掌握,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又缺乏必要的行动力和执行力,因而无法全面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导致管理工作收效甚微。此外,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不重视基层农业经济活动,因此没有落实很多惠农支农政策,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2]。
(三)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程度较低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互联网走进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进入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给人们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我国农业机械生产水平比较落后,从而无法顺利开展技术型农业经济生产工作。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程度比较低,信息化建设仍然比较滞后,很多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不能在农业经济上管理中应用,使农业经济发展进程缓慢。
(四)农业生产技术缺乏创新
        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大国,但是却缺乏在农业技术方面的创新,在农业生产方面,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体力,获取资源的过程中还要付出大量劳动力。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因此使机械化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此外,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尽管投入较多,但是却没有取得相应成果。

而且对于偏远地区而言,经济投入力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只能依靠传统模式进行农业生产[3]。
三、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路径分析
        针对当前存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采取以下创新路径进行解决,具体分析是:
(一)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现阶段,只有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才能保障有序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不断发展。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比较落后,不能适应新时期新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要求。因此,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结合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创新和改革农业经济管理路径,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利用先进的方式比如合理征收和土地流转方式对闲置土地和外流劳动力问题进行解决,此外,还要加快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全面落实政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提升,从而确保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阶段,只有建立高水平高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优化,推动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农业经济的后续管理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培训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适当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招聘人才。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人员考评制度,在国家政府制定的农业政策指导依据上,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农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检验,并将检验成绩作为工作人员考核结果,纳入工作档案中,作为以后工作升职加薪的依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对农业经济的关注程度,还能促进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管理工作[4]。
(三)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
        发展农业经济的关键与核心是农业科技,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农业经济管理中,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科学技术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可以使农业经济实现信息化管理。为了改善我国农业经济条件,需要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与此同时,加强研发科研技术,将更多的技术型人才引进来,此外,要高度重视推广节能减排工作,这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为了有针对性的开展农业经济活动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以此作为发展基点,利用线上推广方式,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不仅要加快信息化建设,还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大力发展。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目前农民受到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知识不了解。在开展种植工作时仅凭经验或者跟风购买种子,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导致农产品滞销等问题,使农民积极性大受打击。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做好引导工作,或者拓展多元化发展途径,充分利用季节性特点或者利用不同市场差异性特征进行开拓,从而探究出科学合理的种植模式及种植种类,改变盲目化种植情况,促进平衡发展[5]。
结束语:综上所述,农业发展在稳定社会和带动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只有对农业进行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使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不断对农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和设施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促进农业经济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山稳.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11):120-121.
[2]张乃连.基于新农村建设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6):188-189.
[3]王秀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南方农业,2019,13(21):93-94.
[4]程桂花.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农技服务,2017,34(14):158.
[5]吴培.基于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农业与技术,2016,36(02):140-141.
作者简介:汲玉臻(1977年2月),女,山东莒南岭泉,汉族,大学本科,中级农经师,岭泉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农技推广、病虫害防治、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自1999年5月至今一直在岭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山东省科技特派农技员,临沂市病虫害
防治先进个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