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0月29期   作者:1李文琴 2梁国太
[导读]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能够在种植水稻期间防止水稻受到病虫害威胁,
        1李文琴   2梁国太
        1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农业农村局   565100  2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农业农村局  565100
        摘要: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能够在种植水稻期间防止水稻受到病虫害威胁,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水稻感染病虫害的几率,促进水稻正常生长,提高产量,并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减少农药使用风险,降低环境污染对水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有效手段。基于此,要深入分析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应用的积极意义,并了解水稻病虫害类型,大力应用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引言
        思南县本就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山区农业县,在思南县中已连续两年实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推广应用项目,这些项目集中阐释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必要性并提出有效防控措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在思南县中?杂交水稻面积不断扩大?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品种布局新技术的推广以及施肥水平的提升致使水稻种植环境愈发复杂,这已成为水稻病虫害加剧的主要因素,且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打破水稻优质高产的主要障碍,增加产量,提高质量。
1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应用的积极意义
        认识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的必要性是提高应用力度,扩大应用范围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水稻病虫害对水稻产量造成不利影响的基本前提,必须在有效实践中控制水稻害虫绿色防治工作的落实。水稻病虫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水稻产量。水稻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粮食产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粮食需求量逐渐增加,为此,落实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能够满足我国现阶段市场需求。同时水稻病虫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顺应绿色环保理念发展趋势。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所带来的是不可避免的环境破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环保关键逐渐深入人心,各级部门也开始采取环保政策,而传统的防害技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这意味着陈旧的水稻病虫防治方法已无法继续使用,因此需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满足环保趋势的基本举措。最后,水稻病种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产品质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人们对于衣食住行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尤其是粮食蔬菜等农作物大力推广,绿色环保无公害市场发展需求满足国家质量检验部门水稻标准,使用绿色防治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各项要求。
2水稻病虫害类型
2.1稻瘟病
        稻瘟病在发病时主要表现在叶片、茎秆和穗部,在发生稻瘟病时可根据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等多种类型。一旦发生穗颈瘟只会直接伤害到水稻产量,这种稻瘟病的伤害力度最大,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中苗瘟的危害性较低,发生概率小,只有少数感病品种,偶尔发生可利用药剂浸种这种有效措施,降低苗瘟发生率。在发生稻瘟病后可喷洒药水进行防控,防止出现死苗,在田间菌源量过高时可能会出现叶瘟,正是由于最近几年对水稻进行了科学管理,叶瘟发生概率较低,一旦发生则需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田间菌源量快速增加。
2.2稻飞虱
        飞虱是一种危害水稻的害虫,飞虱其中包含灰飞虱、褐飞虱等多种品种,稻飞虱属于内源性害虫,可度过冬天,不怕严寒,传播病毒的危害较高,会对水稻产量产生直接影响。对水稻危害最主要的是一代成虫和二代成虫,一代成虫是病源的主要传播源,一代成虫会对水稻进行刺吸,产生的危害性较大,而二代成虫直接刺激危害性较小,主要是通过传播水稻病毒病而形成危害,从而造成水稻产量降低。


2.3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在发病期间会集中于稻穗末期,拔节孕穗至抽穗期是高发危险期区,在腊熟期间会逐渐停止生长,在生长之前水稻一般不会发生纹枯病,纹枯病的出现主要集中于水稻生长后期,可大约定位于8月末到9月初这一时间段内,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水稻移栽。
3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
3.1合理分类防控措施
        最为常用的防控措施大多为种子品种防控技术以及消毒抗病技术,这两种技术是最为常见的防控手段。其中种子消毒技术是在初期做好防治,防止稻瘟病发生。种子消毒防控使用的农药类型较多,可依据情况进行酌情选择。生物防控属于绿色防控的一种,可使用稻鸭共育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预防,利用这种生物防控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控,可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水稻纹枯病的问题,尽可能降低发病概率。
3.2合理选择抗病种
        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历史悠久且技术完备,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控体系,可使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进行选择时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防治技术,根据水稻病虫害类型恰当合理选择水稻病虫害绿色害虫防治技术,付出少量努力达到最优效果,若想要落实这一目标必须科学选择抗病种,防控当地易发水稻病虫灾害,可适当选择抗病种水稻进行种植,从而达到水稻病虫绿色防控的目的。比如说在稻瘟病高发地区可使用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这种水稻具有着良好的抗性。随着对稻瘟病主要抗性基因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优质病种逐渐被培育出来,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抗病种进行大范围种植,淘汰不适于本地区环境且易感染病虫害的水稻品种逐步淘汰。
3.3调整布局,深耕灌水
        在选择水稻品种时要尽可能选择耐抗性品种,从而从源头上提高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在同一区域内每年可选择不同品种进行轮番播种,尽可能提高水稻品种的病虫害抗性适应能力,保障水稻品种繁多,可进行轮种。在种植抗虫品种水稻时配合高产优质杆虫水稻,为当地水稻病虫变化储存更多全新的抗病虫水稻品种。除此之外,螟虫在过冬时正处于化蛹的时期,在稻田进行翻耕时可用深水灌溉的方式消灭蛹虫,减少基数,降低水稻损害和经济损失。在春季进行稻田翻耕时可将深水灌入于稻田。若是种植双季水稻,在第一季割完后进行翻耕灌溉,淹没稻桩,有效杀螟虫,若是其他农作物无法进行灌溉可以延迟收割。对于外露稻桩可随时进行灌溉并随时排放,让稻桩加快腐烂,从而达到消灭螟虫的目的。
3.4应用物理防治技术
        首先,可以利用灯光诱杀害虫技术,水稻虫害具有一定的趋光性,可抓住这一原理,在一定范围内设置光波,在灯的外围安装振频高压电网诱杀害虫,被杀死的害虫会掉落在袋里,压低虫害种类基数,起到有效防治害虫效果。现阶段会应用交流电频振式杀虫灯以及太阳能杀虫灯这些有效物理防治手段对水稻虫害进行诱杀,可达到较好效果,降低虫害产卵量。其次,可应用性引诱剂诱杀技术,这项防虫害技术是通过昆虫行为进行适当调节定向,从而对虫害进行诱杀,它对天敌以及人类没有伤害,防治虫害专一,虫口密度可有效降低,无需使用过多农药从而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节约防治成本。最后?可适当应用粘虫板诱杀技术,粘虫板诱杀技术是使用具有粘性的板子粘住害虫,操作便利且安全,可节约能源,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十分有利。这种粘虫板是利用趋色性引诱虫害飞到粘虫板上,从而达到降低虫害数量的目的。例如稻田发生稻飞虱虫害时可安装黄色粘虫板进行诱杀,尽可能降低虫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结语
        水稻是思南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可提高生态效益,因此绿色防治技术可在全县内大面积推广,降低农药用量,应用农业、化学、物理等不同防治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控,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逐渐显示其生态效益,同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础上满足社会需求,提高该县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喜琴.探究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J]. 种子科技. 2020(04). 71-72
[2] 孙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生产应用[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03). 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