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厚起
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0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全面发展。然而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技术水平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和优化。由于传统的矿产资源开发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破坏,而国家倡导的绿色矿产资源开发方式则延缓了企业发展的脚步,所以,为了在保证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础上,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相关部门必须严格的按照各地区地理环境存在的差异,制定科学合理的地质勘查规划,然后运用先进的勘查技术手段,做好地质矿产资源勘查过程中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本文就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展开探讨。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引言
地质矿产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当前地质矿产资源利用率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地质矿产资源呈现出紧张的趋势。为了有效保护地质矿产资源,对有限的矿产资源进行合理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地质矿产资源存在不合理的勘探开发,将会使矿产资源量大大降低,合理的勘探开发矿产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1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特点
1.1多样性
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的多样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地质矿产勘查类型多、勘查技术和程序复杂程度高等几方面。所以,相关部门在积极协调环境保护与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时,所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变化也相对更大。此外,多样性协调工作的开展,不仅增加了监管与控制工作的难度,同时也对协调机制的执行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2持续性
矿产资源多埋藏于地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在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势复杂,这也决定了矿产地质勘查的复杂性及难度。在整个勘查阶段,往往需要花费及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同时也离不开资金、技术人才的支持。相比一般工程,矿产地质勘查所需的设备极为精密,且价格昂贵。通常情况下,矿产地质勘查范围大,所需时间长,具有投入持续性的特点,只有持续开发,才能满足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需求。
1.3周期长、范围广
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所以具有涉及范围广且周期较长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勘查范围大、勘查程序的复杂程度高。此外,由于交通环境、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都是影响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对象的关键因素,所以,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两者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监管效果、监管执行力以及监管范围等方面的冲突。再加上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变动性较大的特点,最终导致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工作因为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违规作业问题,影响了工作成效的提升。
1.4风险性
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是一个“由表至里、由外至内、由浅至深”的勘查环节,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需要不断实践和强化认知。高投入必然带来高风险,投入与风险时刻相伴,因此,必须重视矿产地质勘查投入的风险性,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2地质矿产勘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地质矿产勘查作业不仅是一项复杂且专业的工作,而且该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根据相关调查报告发现,很多地质矿产勘查项目最终都因为采用了破坏性的开采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引发了各种抗议和投诉行为。
通过媒体人们也可以经常看到,各种因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引发的水污染、大气污染事件。这些数据也进一步说明了地质矿产勘查作业的开展对自然环境确实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先,工作人员在开展野外地质矿产的勘查作业时,主要是以槽探勘查方式为主,这种勘查方式不仅对地表地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且增加了后期修复工作的难度。其次,野外地质勘查作业中采用的钻探勘查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影响。由于钻机作为钻探勘查工作开展的核心设备,其体积和重量都非常大。因此工作人员在开展野外勘查工作时,不但需要进行修路、土石开挖等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工作,同时钻探作业开展和完成的同时也面临着极高的坍塌风险。
3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3.1采用人性化、环保化的地质矿产勘查手段
在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地质矿产勘查中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这对推动勘查工作创新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得矿产勘查工作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此,工作的创新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部分。地质矿产勘查人员应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与技术,使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更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应时刻牢记科学发展观,工作思路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由此才能实现人性化、环保化的矿产勘查工作。
3.2做好统筹规划与合理布局,不断完善相关管理机制
(1)根据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对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地质及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予以统筹,对矿产勘查和环境地质现场调查予以统筹、对中央和地方的地质勘查任务予以统筹、对不同规范区域的地质任务予以统筹,对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和对外开放予以统筹,以此最大限度发挥地质勘查具有的先行性作用,尽可能提前地对地质勘查进行规划部署。(2)严格遵循规律,保证布局合理性。以我国不同区域地质条件为依据,结合矿产资源实际分布状况和特点,按照现阶段国民经济基本要求,充分考虑人口分布特点和国土资源利用情况,对地质勘查工作各不同区域的布局予以统筹,以正确引导地质勘查良好发展。(3)注意重点突出,不断拓宽领域。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和资源基础等作为立足点,突出较为重要的矿种及主要成矿带地质勘查,以创造出宏观影响相对较大的成果,并努力提高勘查工作广度、精度与深度。结合现阶段经济发展实际要求,积极对地质勘查服务和实际应用领域予以拓宽。(4)不断完善体制,理顺管理机制。完善中央及地方的职责和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发挥不同方面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动地质勘查形成不同的机制,健全商业性勘查新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具有的拉动社会资金发展的重要作用。
3.3创新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提高应用水平
(1)将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到传统矿产地质勘查方法中,如遥感技术、GPS技术等。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快速、有效地处理各类矿产数据信息,为后期勘查工作高效开展提供便利。(2)提前做好地下各类矿产资源的预测工作,及时掌握矿产资料的种类、性质等,此外,还要做好周围地质情况勘查工作,尽可能减少对周围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实现勘查工作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结语
总之,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优势,提高现有地质矿产勘查的技术和资源利用率,然后通过建立完善体制和企业培训机制的方式,推动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在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地质矿产勘查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牛丽.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分析[J].冶金管理,2020,11:20-21.
[2]刘永贵,刘增珉,林琳.论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中国金属通报,2020,05:236-237.
[3]李芙蓉.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3:251-252.
[4]李勇.简析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世界有色金属,2020,02: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