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无人机在火场通信指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0月29期   作者:姚伟
[导读] 将无人机技术合理地应用于火场通信指挥工作中
        姚伟
        湖北省宜昌市消防救援支队信息通信科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5
        摘要:将无人机技术合理地应用于火场通信指挥工作中,能够为指挥人员及时反馈火场信息资料,保证火场指挥工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而在其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基于火场环境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控制无人机技术,使得无人机在火场指挥中的实际效能得到最大化发挥,也成为当下火场通信指挥工作中重要研究的课题领域。对此,笔者首先讨论消防救援队伍中无人机在火场现场通信指挥的应用意义和优势,然后对如何优化无人机在火场指挥中的应用,给出具体可行性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无人机;火场;通信指挥;应用
        引言
        近年来,高层、大空间、大跨度火灾频发问题给现代消防救援工作带来的极大的挑战,很多火灾现场,因火场周边的环境和高度局限性,使得消防指挥人员难以动态化了解和跟踪着火建筑的火势和周边情况。此时,无人机的高空移动视角和信息中转的作用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可以及时掌控火灾的最新情况,传递实时信息;并最大程度上降低火灾损失,在提升救援时效性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保证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基于此,探究无人机在火场通信指挥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无人机在火场现场通信指挥的应用意义
        无人机在消防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阶段,无人机常常应用于大型火灾现场以及自然灾害救援中,并且为火灾和各类灾害的现场通信指挥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实时图像传输,高空侦查和生命搜救等信息支持。针对一些火灾而言,其面临着复杂的现场环境,难以实现对火灾现场信息的全面收集。因此要借助于无人机技术来全面掌握火势蔓延情况和建筑物内人群疏散情况,并且第一时间将火灾现场的图像信息传递给现场指挥部或后方指挥中心。以此保证建筑物内火灾扑救工作能够高效进行;最为重要的是,无人机搭载不同终端还能够为火灾现场调度提供许多类型更为科学、权威的一手资料,从而大大提升火场通信指挥工作的精确性和时效性,最大限度上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火灾现场通信指挥中科学合理地应用无人机,还能够有效地规避因为火场信息、资料、对火情判断等不科学及不精确而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同时无人机还能帮科学有效地跟踪和了解火场中人员位置,易燃物品分布、火势蔓延方向等一系列火灾现场情况,从而为火灾周围人群和财产的转移提供有效的情报支撑。在有效地整理和完善上述这些真实无人机影像记录之后,也能够为消防人员后续战评和科学训练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数据和资料支持,从而为推进消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2无人机在火场通信指挥中的优势
        2.1机动灵活
        通常情况下,消防救援站配备的大多数小型无人机不到20千克的重量,通过基础的飞行课件就能够熟练的操作,而且大多数无人机不会受到交通路线的束缚,在满足空域限制和续航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实现长时间、多角度的滞空飞行,从而为火灾现场通信指挥工作提供详细的数据资料。其次,无人机搭载设备可以结合实际需求来予以规范改进和调整,如在开展特殊任务时,可以将所需的搭载设备有效地安装到无人机上,在开展多项任务时,可通过整合搭载设备,来使得各个任务统筹进行。
        2.2视野全面
        无人机在高空全局拍摄目标时,可以全范围、高效率、多角度地勘察地面情况。与此同时,无人机可以结合实际火势蔓延情况和火灾救援实际需求,甚至深入建筑内部,从多个角度来开展跟踪和调查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火灾信息传递的实时性和及时性。
        2.3安全可靠
        针对于传统灭火救援工作而言,大多是以单纯人力输出来控制火势蔓延,解酒被困人员的,基于火势现场的不可控性,以及消防救援工作的繁琐性和复杂性,也导致火场救援工作难度进一步极大,同时也会对消防人员的自身安全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

而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无人机,能够使得操作人员借助于远程控制和调控来开展救援工作,从而有效地规避上述问题,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火灾救援工作的安全系数,使得火场指挥工作更具备实效性和科学性。
        3如何优化无人机在火场指挥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优化,消防救援队伍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无人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良好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将无人机广泛地应用于消防通信指挥工作中,能够进一步优化指挥效果,使得火场通信和现场指挥的权威性进一步提升。在具体工作中,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优化无人机在火场指挥中的应用。
        3.1提升人员专业技能
        术业有专攻,在火场指挥中应用无人机技术,对于现场指挥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无人机操作人员必须获得相关部门颁发的无人机驾驶执照;因此,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该加大应急通信人员对各类无人机操作培训,取得合格的驾驶执照后才能更加合法的开展无人机相关操作。同时强化对各级指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加强基层指挥人员、通信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对其开展模拟训练方式,来切实加强指挥人员对于无人机操控技术的认知,以此来保证指挥人员技能的合格性,强化指挥现场配合效果,进而实现火场指挥质量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3.2加强设备更新,保证硬件完善
        其次,需要保证无人机配备充足,根据辖区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挂载和配件,避免出现火场救援工作时无机可用、无配件可用的情况。还需要定期对无人机设备开展维修和保养工作,操作人员要积极学习国内外无人机在消防救火中的应用的知识,不断拓宽自身对无人机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为无人机日常维修和保养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再次,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定期对无人机进行检测,整理相应的检测报告,及时向上级报备无人机老化、磨损等一系列故障和问题,从而为无人机的使用效能提供有效保证。最后,需要注重日常操作,信通部门可以将无人机使用纳入到日常考核工作中,以免因临渴掘井降低使用效果。
        3.3提高科技水平,保证软件过关
        在完成人员培训和无人机硬件配备之后,还需要将强化无人机使用和管理提上重视日程。在消防救援队伍训练过程中,要将无人机的使用和管理纳入到基础操作人员的考核课程和比武项目中去,强化对无人机使用知识和技巧的普及,使得无人机的使用效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在技巧技术方面,还需要借鉴其他行业的技术经验,不断优化完善无人机的软件环境。在对无人机管理运用机制上,需要充分发挥好无人机的使用职能,对无人机使用环境予以不断优化和完善,保证无人机管理常态有效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无人机技术应用于火场通信指挥工作中,能够进一步提升火场救援效率、减少火场救援人员伤亡,提升火场救援工作的安全系数。从实际火场救援方案和火场应急通信指挥方面分析,各级队站还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无人机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并对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新技术的应用工作进一步落实,以此来最大限度上发挥无人机在灾害现场通信指挥中的应用效能。
        参考文献
        [1]张天鹏,周志强,黄金鑫,陈志鹏.我国农业无人机航空植保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南方农机,2021,52(01):42-45.
        [2]张亚敏,张昊,霍通,白珂,何强.基于无人机的高楼破窗灭火装置设计[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6(11):74-75+79.
        [3]林金生,童长鑫.探讨无人机在建筑消防灭火救援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0,10(10):209-210.
        [4]张云鹏.无人机在消防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运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0,22(19):126-127.
        [5]崔建华.无人机技术在消防灭火救援中的应用探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0(09):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