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煜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岳阳市414000
摘要:红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指导,将我国勇于奋斗、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大数据时代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优质素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有效载体,地方红色文化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通过校馆合作建立研究教学基地,加强红色文化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将红色文化素质拓展活动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专题网站,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悦纳”能力等途径更好地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大数据;地方红色文化;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和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继承和弘扬古今中外的先进文化成果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产生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包括红色物质文化资源和红色精神文化资源。其中,红色物质文化资源表现为革命时期的遗物、革命战争的遗址等;红色精神文化资源表现为红船精神、建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革命精神、骆驼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文化传授方式简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实现全方位育人。在红色节日里,我们可以听到红色歌曲,看到红色故事,但是这种浅显而简单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和教育方式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却是收效甚微。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采取图片和视频等传统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既传统又单一,会使得红色文化教育与其他相关理论教育难以区别开来,难以收到相要的教育成效。
(二)红色文化教育流于形式
形式的空洞化主要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的红色文化教育重理论灌输而轻实践熏陶,仅仅只是表现在形式上,而无实质性的内容,没有得到管理者与学生们的重视,不管是否认真参与到其中,都没有什么确切的影响。只是口头上说一说,并没有付出实际的行动,这样的教育不会对学生产生冲击力,他们也感受不到红色文化背后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与英雄气概。
(三)红色文化教育针对性不强
尽管红色文化教育已走进了高校教育课堂教学,然而,纵观当前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多数高校红色文化教育随意性特别强,缺乏明确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计划方案等内容,教育没有针对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因而不能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与关注点,这样的话,红色文化的教育就很难得到相应的效果,即使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渗透了红色文化,也是形同虚设,并不会有实际的作用。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一些大学生受到功利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有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了偏离马克思主义方向的错误倾向。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大学生信念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习近平强调,中国梦有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三个组成部分。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是弘扬中国精神。利用红色文化开展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身临其境,容易感受到这种环境的渲染,会情不自禁的流露出对为祖国浴血奋战、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革命先辈们的敬畏和崇敬之情,心灵会受到非常深刻的震撼,从而让大学生具备更加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有助于构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根本途径,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红色文化契合了时代精神,凸显出了作为主流价值的突出地位,成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让许多迷失方向的大学生找到了坚实的精神根基,满足了精神上的需求。
(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青年是国家繁荣强大的支撑,只有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青年,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红色文化教育具备实践性、趣味性、引导大学生思想潮流等特点,将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讲授,不仅能够传播红色文化,让大学生继承红色优良传统,而且能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红色文化与高校政治思想教育融合的重要途径
1.根据高校学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的影子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随处可见,高校学子作为传递社会信息的中流砥柱,他们对信息精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教师在融合红色文化和政治思想教育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根据高校学子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采用多样化的传播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老一辈革命先烈在创建红色文化时所付出的汗水和鲜血,深刻认识到新纪元背景下和平的来之不易,更能够引起高校学子对红色文化的思想共鸣[3]。总之,教师在进行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要采用更加人民化和大众化的方式,便于加深高校学子的记忆和理解,从而更好的实现红色文化的思想指引。
2.开设有关课程配合高校政治思想的教育教学
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教化育人的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设来实现。比如,在进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革命时期的政治背景,以历史为引导,一步一步的将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成长奋斗的过程描述出来,让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以史为鉴的教学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听课欲望和学习兴趣,让显示在无形中受到红色文化的影响和感召。在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教学时,高校教师可以通过红色文化与中国革命历史的结合,这样一来,学子对红色文化在中国历史中所起到的政治作用就能够有一个更加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3.利用互联网传播红色文化推动高校政治思想的教育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互联网等更多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我国的各个阶段的教育和教学中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所起到的教学价值有目共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学子传递信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他们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都远高于上一辈人。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文化的教学时,应当充分重视互联网所带来的教学便利,构建专门的红色文化学习网站,让高校学子能够在这个平台中,完成红色文化的传递和学习。除了基本的内容外,网站还应当根据时代的变革合理进行红色文化内容更新和扩充,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比如,网站管理者可以将近期获得好评和关注度较高的与红色文化有关的电视剧和电影资源上传至网站内,方便学生的学习和观看,扩充网站的红色文化内容。
结语
红色文化不仅是我国革命先辈留下来的重要遗产,更是引导当代高校学子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方针。将当代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与红色文化相融合,是加深我国高校学生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常婷.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D].中北大学,2017.
[2]王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功能提升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
[3]庄海龙.新时期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研究[D].扬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