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蔚
鲁迅美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650
摘要:中国积淀了丰富的民族和历史文化,基于中国时政下“一带一路”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先从理论角度解析当代政策下的文创设计理论,结合设计实践,介入新媒介的应用。通过对中国传承的地域文化精神、美学与科技的推广应用下的创新文创产品形象设计研究。
关键词:一带一路 地域性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当今的创新时代的发展,科学水平的提高,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化创意产业也进入了发展屹起的时期.文化创意产品的新经济逐年增长。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同时,对文化产业的消费也在升级。
继承历史文脉,坚守文化自信,为实现国内经济加快发展与崛起的中国梦凝聚力量。“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知识"和"文化"为主的"新经济"不断出现,"个性服务"和"消费经济"特征日益凸显,依靠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现代服务业获得高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顺势而生。以故宫设计为主要代表性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业也开始兴起,而文创产业则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了明确的提出。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专项工作组首次将其重新定义为一个创意型产业。
2、现实意义
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文创设计不再华而不实,真正可以为品牌带来更多的商业实用价值,解决中国政策下的新经济体系的品牌形象实际应用设计的价值需求。随着中国时局政策下的“一带一路”、 振兴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新文创经济体制,旅游城市的宣传推广等国情经济需要,文创的地域性因素是加大品牌竞争力与差异化的重要因素,是品牌文化多元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表现。新的传播语言与文创地域性的需求之间的关系。
助力中国本土品牌文创产品形象设计发展。由外需转内的旅游业,带动特色地域性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的发展。 疫情经济的传播影响。以实际的设计举例,以及设计方法的运用总结成理论的形式,对文创的推广和提升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一带一路”策略下的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
1、时局政策下的地域性城市发展新方向
根据辽宁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及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建设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一带一路”国家下战略发展,侧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2、文创产品形象设计的市场经济价值
突出融合性相互发展,紧密结合文化创意与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具有新时代特点,注重基于互联网科学技术下的创新产品、新业态、多模式的开发研究;挖掘开发价值,鼓励制造方参与命题、设计修改与生产;强调结合市场,创意设计的理念、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特色,迎合市场需求,市场开发性和销售前景、具有商业价值。
提倡创新精神,打造核心价值,为一流的文化产业权力生产方提供专业性服务。与计算机大数据技术结合展示,新媒体媒介推广整合。
3、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特征
3.1、主题选择:围绕创新性地域文化特征,“创意品质生活,设计服务丝路·”主题规划方向相具有一致性。
3.2、文化理念:发散创新思维,通过以创新理念,将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创作出独特性,以展现文化特色、科技创新。文化内涵丰富,资源特点,结合利用合理。
3.3、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普及性、实用价值。可生产化制造。所有作品均可批量化生产。
3.4、实用普及:所有作品均能在生活中服务、并应用于生活。
3.5、原创性:版权独创,设计构思巧妙、有个性、新颖。易被受众群体接受,艺术性强,融入情感化体验、消费于一体。
3.6、市场价值: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较高的商业价值和商业潜力、符合当代智慧科技的技术发展趋势,社会和环境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商业模式创新的高性价比的实用性设计。
3.7、注重环保:新能源、绿色、节能、低碳;考虑生态平衡、对社会及环境的洞影响与保护,思考力和责任,适应于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8、示范作用:能够引导旅游商品的消费趋势,在创意设计中注重传统与现代、地域性与实用性的结合、文化与科技应用。
四、以“辽宁省地域城市”为例,理论研究结合实践实验。
1、传承“一带一路”文化价值核心理念
将“文化”与“精神内核”注入文化创意产业生产中,地域文化特色是课题中相对重要的一个特点。需要更好的结合当地的传统历史、人文风情、旅游景点、民俗民风、特色文化、时代感召、消费习惯、业态属性、人群分层等因素,与艺术结合。可批量规模生产,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人性化设计的情感体验,促进消费者的购买力;更多的细节化服务,增添消费动力;科技与创新性技术融合,让产品“智慧化”、科学化,符合购买人群的消费需求。
2、文创形象设计的创新性构思
当代文化与现今社会的生活的融合,密切关联。在延续传统文化神采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宣传经济发展的实用价值与地域特色。特别在新能源、科技、低碳、环保以及的设计应用推广的广泛性。也会通过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的遗传,塑造文化故事。精神+地域性+科技+智慧化,年轻消费者与艺术被教育的情感需求,多方面融入“新”的中国文化、思想、经济与科学研究价值。
3、一带一路政策下的“新”地域文化创意设计实践
3.1、选题源起
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新经济发展需要——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中的地域文化作为重要部分,但是很多出色的地域文化却面临分解、倾覆、甚至消失的处境,对于地域文化进行全面的考察和推广是对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方式,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和文化中。地方经济的发展也要依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地域经济效应可以说在现在社会“大放异彩”,彰显品牌优势特征。
3.2、深入美学思想与文创设计的应用关系
发展中国设计只能从我们的文化源流中寻找。不同于于西方的设计方法及指导思想理论,设计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涉猎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城市迭代美学的思想启发、民族文化审美意识、西方美学思想流派意识的影响、亚洲区域传统设计的表达之比较、与当代设计思想交融。
3.3、设计思路与研究计划。
主题内容的探索:一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二是旅游城市特色地理设计;三是博物馆类文创产品开发研究;四是探讨设计服务丝路与创意品质生活。
3.3.1、针对《辽宁地域性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书籍设计》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创作,将文化融入生产生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我省地域经济特色发展探索,结合当地地理资源优势。融入中国地域性元素传承文化。
3.3.2、《大连文化旅游信息地图创新绘制与设计》从事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生产。绘制“新”一城市地图,并有指导性引擎搜索与“智慧”功能,融入科技相互体验创新力量。选取主题研究,从策划地理故事与核心创意理念,融入新媒介展示媒体推广与应用。
3.3.3、深入挖掘当地博物馆藏品内涵和文物元素,《探索博物馆与文创产品设计研究》发挥想象力与创意思维,结合当代公众需求点,以故宫博物馆、敦煌文创特色优秀作品启发,创新设计构思。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及其延伸包含的现实意义。
3.3.4、《创意品质生活》是一带一路设计服务丝路中的产品包装形象类:以当产特色产品包装类、农副产品类、工业、消费产品类、旅游类等。遵循一带一路政策下的“丝路”文化的概念、具有国际化的应用趋势,多维度视野与设计思维;提倡传统、故事性与“智慧化”的国际化文创设计相结合的创作理念。以“青丘”为例,源于山海经里的地域故事,结合一带一路政策下的地域特色文化,设立故事场景。建立品牌故事与形象体系,应用系统设计项目规划。
中外文参考文献:
[1]《文创品牌的秘密(增订版)》毛继鸿、李永铨?编?ISBN编号:?9787549417483?出版单位:广西美术出版社
[2]文化创意与旅游产品设计》作者:钟蕾,李杨 著?ISBN:9787112183166?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文化软实力——视阈下的创意产品》ISBN编号:?9787568135412?出版社名称:?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姚湘,胡鸿雁编 大学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
[5]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文创开发与设计》王俊涛 肖慧 文化产品设计与实训 创意设计创业策略 自主创业指导书籍
[6]《设计中智慧思维》[英]贝丽尔.马英龙、[英]格雷格.昆顿、[英]尼克.阿斯伯利?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7]《对话日本设计》王绍强 沈婷?出版单位:广西美术出版社
[8]《繁盛》作者:?[英]威廉·莫里斯?ISBN编号:?9787550319448?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