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炜,李泽祎
海南大学 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海南海口 570100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受到教育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所界定的大学生心理资本为大学生所具备的可测量、可开发、相对稳定、对其择业就业以及人生发展等特殊阶段具有积极影响的心理因素。本次研究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搜索与抽样调查技术,对他们的心理资本现状及群体差异进行探讨,以期为开展适合于该群体的相关研究和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本搜索;抽样调查;大学生;心理资本
引言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建设在大学生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鉴于国内大学生心理资本建设的不足,通过文本搜索与抽样调查技术展开对大学生展开调查,提出提升当代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的实际办法,以提升大学生的生活教育质量。
1大学生心理资本存在现状的文本搜索与抽样调查
1.1大学生心理资本具有可测量的特点
心理资本较心理状态更稳定,属于“类特质”,如果要在其基础上进行操作、分析或者开发,需要对其进行数量化。早期对大学生心理资本调查问卷中,由于测试群体和文化的差异,导致80%测量信度和效度都不高。但随着国内心理资本研究技术推进,逐渐形成了以乐观、希望、韧性、自我效能四因素编制的较为成熟的本土化问卷[1]。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常见的心理子恩要素进行进一步细化,使得心理资本的结构要素更加全面。因此调查的信度和效度都会得到明显的提升,为后续了解和亚久大学生心理资本提供一种特有的数量化测量方案。
1.2大学生心理资本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
在当代部分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当中,从总体结果来看,尽管大学生心理资本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是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发展依旧不平衡。调查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资本大部分都不在同一水平,随着年级的上升,大学生间心理资本水平的变化趋势也不尽相同。从整体来看,大一新生时期,心理资本水平相对较高,分析其原因在于这一批学生刚结束紧张的高三学习生活,在这一时间段内,学习时间与压力较小,学生对大学新的学习生活抱有憧憬与期待的心态。同时,大学生心理资本呈现出不平衡的原因还包括家庭经济、地区以及专业等。
1.3大学生心理资本影响因素多
在经过文本搜索和抽样调查大学心理资本现状,考察了不同人口变量对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的因素范围广泛。例如学习成绩,研究显示,成绩优秀的大学生通常较学习较差的学生心理资本水平高;大学经历,有过担任学生会干部职务、入党或者得到过大学比赛奖项的学生心理资本较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较不锻炼的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较高。类似的影响因子众多,综合来说,这些影响因子映射出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行为习惯及学习积极性各方面的差异性,而这些也是决定了大学生归因方式、抗压能力引起心理资本的水平变化。
2对大学生心理资本构建的优势
2.1提升学生的希望水平
经过文本搜索与抽样调查显示,希望是对大学生个人目标达成的信念与决心,核心内容是以目标为中心的动力思维与路径思维[2]。适合的目标激发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而路径思维提供实现目标的方法,动力思维提供坚持目标的信念力量,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大学生希望水平越高,对自己的行为规范要求越严格,在日常生活学习当中会有更高的灵动性与抗性来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引导大学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进行科学有效的自我评估,确立正确可行的目标计划,并理性认知和管理目标行动方法,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希望水平。
2.2塑造学生坚韧的人格特征
经过文本搜索与抽样调查,再结合心理韧性的层次理论模型,得出韧性可以积极调动资源,在面对问题时以灵活、高效的方式而非通过暴力、、拒绝防御甚至侵犯的形式来处理问题[3]。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培育期间,要对大学生的韧性进行挖掘与终点培养,可以通过NLP、免疫保护、树立良好人生价值观、个人价值观等方式来更深的挖掘出大学生潜在韧性,从而能够更好的让大学生适应当代学业与社会带来的压力,提高适应性。
2.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由文本搜索与抽样调查可知,大学生的自信水平高低决定着其克服困难、实现目标和社交的能力[4]。提高自信能够使大学生更加坚定的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并且激发大学生的潜力,在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能够保持足够的热情与足够的自信不懈努力的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因此,在培育大学生时,需要经常鼓励其去制定自己的疾患,通过树立典型、体验学习和实践成功等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的自信水平,以此能够使其能够更好的达成目标。
3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实践途径
3.1注重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及构建积极的环境
心理资本作为大学生内在的心理力量,起着对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具有极强的实际意义。但是经过文本搜索与抽样调查发现,就目前而言绝大部分高校的教育体系难以满足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建设需求。因此就如何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的问题,当代教育家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育,既注重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也注重构建积极的环境。
3.2培育乐观品质主要是通过改变归因方式
如果导致大学生乐观和悲伤的原因是风格,当个体把失败的经验归咎于自己的、稳定的、整体的,而把成功的经验归咎于外部的、他人的或者是暂时的,那么这样的大学生更多情绪只能是悲观。相反,如果把成功的经验归于自己的能力,失败归咎于外部的、暂时的、他人的或者是运气,伴随着大学生更多的是乐观。所以,通过文本搜索与抽样调查技术,发现可以通过开设课程、讲座或者举办团体教学来引导大学生改变其归因方式,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希望水平,主要途径有两条,第一可以尝试打破习得性无助;第二尝试在制定目标与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希望。
3.3以课程为载体是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的新方向
积极导向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目标为:对学生的被动心理干预转变为主动干预,从强调外在援助转变为注重内在自我发展,以提升积极心理资本为根本目标,以培养积极向上健康幸福的人和以挖掘自身潜能为主要任务。心理健康课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而更看重体验性,这与心理资本提升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如情景剧演练、启发式教学、行为训练等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快乐中感悟、在训练中提升。
4结语
通过文本搜索与抽样调查技术得知,大学生心理资本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水平在年级变量上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但其各维度、各因素之间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状态,且不同层次高校学生心理资本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通过提升学生的希望水平、塑造学生坚韧的人格特征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能够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储备,从而提高大学生个体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何炎芬.高职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提升策略实践研究[J].营销界,2020(51):75-76.
[2]杨新惠.心理资本视角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04):33-36.
[3]张文龙.心理资本在高职新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涯适应力间的中介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42(02):127-132.
[4]刘小英,李英华,栗文敏.大学生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20,36(03):23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