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新海
新疆神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顺通煤矿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在煤矿企业管理工作中,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加强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对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管理意义,论述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现状,并详细分析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现状;措施
煤矿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企业中发挥着提升生产运行效率的作用,机电设备的高效运行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为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需加大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全面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以确保维修管理的有效性。为了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需加强维修技术的改进,并利用先进的科技,不断研究维修技术创新,为更好地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提供有效的维修技术手段。
一、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管理意义
1、确保企业日常工作的平稳运行。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管理,能确保企业日常工作的平稳运行,由于机电设备是煤矿日常工作中运用较为普遍的设备,所以,一旦煤矿的机电设备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煤矿企业日常的工作进度,从而拖延工作进度,只有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管理才能保障煤矿企业生产的平稳运行。
2、为煤矿生产提供安全保障。作为一个煤炭产量居于世界前列的国家,我国近年来发生矿难的次数较多。矿井失火、透水事故、瓦斯爆炸等矿难事故时有发生。在风险不能完全消除的情况下,若不注重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管理,就会增加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隐患。相关实例证明,高水平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能使设备高效平稳运作,从而有效减少矿难事故的发生。
3、提高煤矿企业的综合效益。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能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维护生产的良好秩序,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现状
1、管理理念滞后。一些煤矿企业只注重产量,对井下机电没备重视不足,未真正把机电设备视为现代化煤矿安全生产的保证,未把机电设备放到一个关键的位置,仅把机电没备管理当作一个辅助生产工作,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具体措施未落实到位。同时,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一些煤矿企业单纯追求眼前产量,管理理念落后,甚至抱着“什么时候坏,就什么时候修”的思想。正是因企业对设备检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不足,才使机电设备定期维护与检修工作不能落实,直到机电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后,才开始实施维修,致使影响正常生产,使设备的运行周期大幅降低。在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煤矿事故中,有三到四成是因落后的管理理念造成的。
2、维修体系不完善。通过对国内一些煤矿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很多煤矿在机电设备的维修上采用的都是定期检修与事后维修相结合的方式,虽然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电设备的故障发生机率,但定期检修是针对所有的机电设备进行,事后维修则是针对发生故障的机电设备,这就造成了一些有潜在故障隐患的机电设备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从而使故障问题不断扩大,最终会因设备故障而影响正常生产。
3、机械设备存在部分隐患。煤矿企业在引进机电设备后,就不会轻易的更换设备,这些设备往往是大型的机器,更换会花费大量的费用,不符合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在这样的条件下,机电设备逐渐会呈现落后的趋势,甚至会出现带着故障运转的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会受到环境影响,逐渐老化、被腐蚀。在这些隐患发生后,煤矿机电设备的要求逐渐达不到国家标准,加上企业对设备的维修不重视,检测的技术相对落后,从而导致机电设备出现故障。
三、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措施
1、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体系。在设备维修过程中,应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故障的种类来选择合适的维修方式,维修方式不同,所使用的成本、产生的效益往往不同,因此,应在同一个煤矿企业中实行多种维修方式,不断完善设备维修体系。对于故障的不同类型,采用的维修方式也往往不同,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故障的排除及维修效率。
2、采取科学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改变管理模式不单单是从理念上做出改变,还需从行动上加大对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投入,要应用先进的机电设备监测仪器,配置24h故障监测、诊断系统,通过专业的维修管理人员应用专业的监测及检修设备,走出一条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科学的机电设备管理模式。在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中,注重管理模式的科学性,能有效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能间接节约企业的设备维修支出,是未来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的发展方向。
3、加大机电设备监管力度。为达到生产及维护工作的有关规定和目标,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和开机率,就必须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全面考核,并将其分解到各个生产单位中,实施考核评选对各单位工作情况进行评价或表彰,进而有效促使设备维修管理单位及人员的自觉性;同时,进一步促使各项制度的落实,需配置专职设备技术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现场工作中实行分片包干制度,由上级领导对有关工作的落实进行负责和监督,对查出的问题及缺陷进行处理和解决。若设备使用中,出现严重问题则需对有关负责人进行处罚,使其吸取教训并在日后的工作中避免事故的发生,并在技术维护和管理的基础上,确保有关设备的正常运转及使用。
4、做好日常检修工作。要想降低实际煤矿机电设备发生运行故障的实施概率,作为检修人员,需重视维修工作,对设备在使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总结处理,从源头预防各项机电工程可能发生事故的概率,进而在机电设备进行维修时,相关人员需及时规划编制好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确保实际规划编制更加合理有效,及时按实际要求进行检修,确保煤矿机电设备能正常有序进行。此外,煤矿实际生产企业要制定符合企业内部发展需求的机电设备实施管理维修计划,对新的检修技术要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实际机电设备维修水平明显提升的同时,降低能源损耗。工作人员要强化落实机电设备维修率,并按经济适用性原则,及时对设备进行优化升级,提升设备故障判断水准,以此有效降低实际故障发生的可能性,进而有效提高实际机电设备故障的检测水平。
5、绿色维修方式。在煤矿生产工作中,要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效率,保
障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质量,就要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煤矿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次数,以使其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维修方法,适应当代绿色发展的要求,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维修煤矿机电设备时,除要发现煤矿机电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这一问题外,还要尽可能的避免在维修工作中产生太多的废弃物,以获得更多的环境效益。
6、促进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信息化。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具有信息类型多、信息归纳及统计量大、处理的复杂度高等特点,而且随着现代生产模式的发展,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煤炭企业的实际需要,其处理故障信息的速度慢、管理程序杂乱、准确性和执行性不高、效率低,这都会限制企业机电设备的维修技术管理的完善和改进,这就需要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实现信息化,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促进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晓辉.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0).
[2]王聪.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能源与节能,2017(05).
[3]吕勇刚.浅析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