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炜,郭晓峰
龙矿集团山西龙矿矿井管理分公司 山西朔州 036800
摘要:我国煤矿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国际煤矿市场的竞争压力的增大,我国煤矿企业必须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现代化矿井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信息资源共享,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现代化发展。本文从矿井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现状出发,分析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且提出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现代化;矿井;信息化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矿企业也不断的进步,煤矿的开采量也不断的提高。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矿井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矿井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也对煤矿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利影响。因此现代化矿井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预测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发生的情况,提高了矿井生产的安全性。到目前来说,我国矿井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升级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从而实现矿井信息化和现代化,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以及管理的水平。
1.现代化矿井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1有利于企业实行科学管理
煤矿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其经营规模也不断的扩大。但目前来说,我国煤矿企业仍采用较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即以人力为主导的管理方式,在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人力管理方法受管理方式和管理效率等方面的制约,难以满足煤矿企业的需求。另外煤矿企业有许多较为复杂的信息数据,面临着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的问题。因此矿井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解决企业的各项问题,通过自动化信息化的系统能够更加精准的对企业的各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为企业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
1.2有利于提高生产安全
由于煤矿开采的环境错综复杂,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严重影响了煤矿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不利于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管理决策以及企业的发展。同时煤矿生产安全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信息化建设能够及时的发现矿井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并且能够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减少企业事故的发生。另外信息化技术依托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及时的对矿井开采环境进行检测,准确的找出设备存在的故障,利于技术人员及时的解决,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1.3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者都存在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生产安全和管理水平,认为管理能力不能直接为企业获得利益,其认知水平存在问题。通过矿井信息化建设,能够帮助管理层提出更加精准的管理决策,提高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并且利用信息化系统建设企业生产管理部门,能够促进管理者重视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2.现代化矿井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2.1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不高
我国的煤矿企业大都规模较小,较为分散,属于小型煤矿企业。小型煤矿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区域网,内部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另外我国煤矿企业总体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化水平发展较低,大型煤矿企业虽建立了独立的区域网络,但其设备老化,更新较慢,信息化建设水平整体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生产。
2.2存在信息孤岛问题
煤矿企业相关机电设备与监控系统,虽然实现了自动化,但缺少统一的通信设备,导致了系统内部信息自动封锁,不能实现内部信息的共享,严重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另外,企业管理者墨守成规,思想较为保守,企业所应用的软件大都为封闭的软件或采用封闭的格式,不利于矿井的信息化建设。
由于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和特殊性,使得煤矿企业采用的软件较为特殊,市面通用的软件难以在矿井信息建设中使用,加之企业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较少,导致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共享,严重影响了矿井信息化建设的进度。
3.现代化矿井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3.1生产自动化信息化系统
生产自动化信息化系统能够促进现代化矿井信息化建设,生产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对煤矿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系统中具备的自动集控和集控检修等相关的功能可以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单条期待的控制以及皮带间相互闭锁等功能进行控制。生产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实现自动运输,极大的减少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提高了煤矿开采的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各项成本的支出,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3.2监控监视与通信系统
煤矿监控监视与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系统,即矿井监控、通信以及监视系统。这三个系统能够对矿井开采工作进行实时的监控,例如井下人员定位、矿井安全监控、救灾通信以及图像监视与智能识别等。监控与通信系统的应用,能够使得地上监督部门及时的获取矿井作业的环境,利用通信系统将采矿信息在内部进行传递,并且能够及时的发现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能够有效的预防并且及时的解决,更大限度的保障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应急保障系统
煤矿应急保障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应急保障系统能够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保障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应急保障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应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应急保障中心和安全保障系统。应急保障系统的应用不仅保证了开采的安全,也减少了企业由于安全事故的各项支出,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4.现代化矿井信息化建设的趋势
4.1加快矿井设备信息化建设
目前来看,我国煤矿企业虽然建立了信息化系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其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较低。因此加快矿井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煤矿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企业生产的效率,并且减少其他能源的使用,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顺应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实现绿色生产,提高煤矿企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煤矿企业在国际煤矿市场的竞争力。
4.2规范生产运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操作,对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针对此问题,企业管理层要制定系统的、规范的管理标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间信息资源共享,规范企业生产运行。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等互联网技术,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科学的进行决策,保证生产的安全性,提高员工开采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4.3加快矿井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矿井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矿井信息化建设对信息化人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不断的提升信息化人才的整体水平。因此,企业要加快培养企业信息化人才,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学习,同时可以招聘专业化的信息人才,提高员工的整体水平,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4.4促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员工需要
矿井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企业实现煤矿机电自动化,采矿设备自动化能够解放人力,降低员工的工作强度,提高员工工作的安全性。在出现安全事故的同时,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解救,降低人员伤亡。因此矿井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切实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从而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开采的效率。
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的增大,我国煤矿企业要想实现现代化生产,走现代工业化道路,必须要加强矿井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系统投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的安全性,也能够提高企业的开采效率和管理水平。本文从加快设备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实现员工需要等方面指出了信息化建设的趋势,从而促进矿井信息化建设的进度。
参考文献:
[1]王泽群.现代化矿井信息化建设技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 (0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