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昕
南京浦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房屋建筑施工是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应在现阶段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积极完善房屋建筑工程的规章制度,给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管提供依据与保障。房屋建筑企业应积极进行自身建设,并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制定可行性较高的质量监督管理措施,有助于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本文分析了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措施,为监督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前言: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既能够促进人民群众住房安全的提升,又可以提升城市建设质量与速度。建筑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以及相关规范与标准,更好的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和效率。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采取科学、全面的监督管理措施,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有序发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虽然目前人们对于建筑质量较为重视,也逐渐构建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但实际上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不足,质量监管工作无法真正落实。为了得到更高的利益,一些工程项目转包给资质较低、甚至达不到国家要求的一些企业或是个人,这种被转包的不符合资质的企业和个人,对建筑项目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得过且过,建筑工程的质量根本难以保障,因此而埋下很多安全隐患。同时,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加之相关法律条款的制定不完善,部分条款内容表述不清晰,使得实际管理工作中部分执行环节不具备明确规定与标准,增加质量监管工作难度。另外,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发生较大变化,相应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措施没有随着市场变化而改变,导致法律法规规范性与适用性受到影响,质量监管工作实际中遇到较多的困难。
2监督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属于监管工作真正落实和开展的基础条件,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能够使监管人员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目前我国的房屋建筑质量监管体系有很多的不足,例如监管人员设置不合理以及工作执行不到位等,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限制。正常情况下,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是由项目经理、材料和质检人员、技术监管人员组成的,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使得实际工作中部分监管人员的工作部署无法落实,工作中的疏漏较多,严重影响质量监督管理的规范性。总之,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建筑质量和房地产行业发展也能够得到保证。同时,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还能够确保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控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促进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3监督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房屋建筑施工是较为复杂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就需要监督管理人员掌握法律、经济和行政方面基础知识,确保监督管理工作有效实施。当前,房屋建筑施工监督管理人员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还明显不足,无法有效地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对房屋建筑施工的约束和监管不足,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证。一些建筑单位,许多上岗的工作人员都是不符合上岗标准的,他们有些只是从事过与建筑行业相关的工作便经过短期的上岗培训后直接开始工作,有些甚至是从未经过任何培训的工程技术人员。一些工作人员可能对本行业的相关工作规范十分不熟悉或不了解,也许他们对一些建筑工程技术的操作十分熟悉,但他们可能对相关的工程原理、管理方法或是法律常识等方面缺乏了解,这样就很难站在专业的管理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会对工程项目实施的造成阻碍。
与此同时,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还需要有管理、作业和决策能力,但目前的监管人员严重欠缺此方面能力,在实际开展监管工作时,往往是采取固有形式,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均不足,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水平较低。
二、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优化措施
1夯实相关制度和法律基础
房屋建筑监督管理能够保证建筑施工安全性与稳定性,采取科学、全面的监督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属于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的基础,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法可依,才能够确保质量监管工作的顺利实施。有关部门要注意对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完善,保证和提升质量监管工作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监管工作权威性与规范性,进而强化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管效果。要解决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最根源的解决途径便是通过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让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对建筑行业的规章制度展开相应的调查研究,不断调整管理发展方向。相关部门要确立房屋建筑质量范围具体标准,促进工作人员质量评估能力提升,对施工控制、质量责任等现场监督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根源得到控制,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隐患。
2优化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质量监督管理的科学、完善性,能够确保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部门要对监管部门结构和人员配置进行优化。实际工作中,施工建设各个环节的分工部署均要明确,监管人员要分配到特定岗位,并明确其具体的工作职责范围,确保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正式施工开始之前,监理单位要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考核,确保其能够完成施工任务,并严格检查施工单位的相关材料和资质信息,对于存在疑问的部分仔细核对确认,防止施工人员盲目施工。在实际的现场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实际的施工内容,明确各个施工班组的责任,落实责任制,并以责任追溯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为了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力度,在施工开始之后,要通过规范化人员管理条例,提高对施工人员的约束能力,比如制定奖惩制度,如果发现哪个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案进行施工,就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同时,在项目施工建设完成后,要验证各种技术的应用效果,如发现问题,则要根据责任制度进行及时问责,确保各种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重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进行排查和分析,尤其是关键部位的施工,例如门窗衔接、水渗漏等等环节,一旦发现质量隐患,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改进,这些部位的施工质量是关系着房屋功能的正常发挥的,需要施工单位严格落实,予以重点对待。此外,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要构建符合实际的全面质量监管工作计划,确保各环节工作的执行与落实,提高监管工作效率,由项目经理和质检员等对房屋建筑施工进行监督,确保房屋建筑质量达到相关标准。
3加大监督管理人员培养力度
在工程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监督有了很好的把控,但是在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上,以及在监理的专业技术方面,还都存在很多问题,同时管理队伍的稳定性也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工程行业发展。因此想要保证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就要深入的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最终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建设效果。相关单位要通过针对性的管理与教育培训,提升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明确不同类型工程的监管重点,合理应用监督管理技巧,开展高效的质量监管工作。同时,建筑单位要及时选拔优秀人才,采取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考核的方式,进行监督管理人员选拔,并激励监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相应的人员激励措施,组织开展季度、年度评优活动,对表现突出的监管人员予以奖励,激发监管人员认真工作和自我提升的积极性。此外,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鼓励监管人员合理利用网络平台和大数据信息进行自主学习,强化对监督管理知识和相关制度、规定的掌握。
三、结语
质量是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的关键,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质量监督管理措施,能够促进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在实际房屋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督管理工作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有助于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保证企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辛春.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并探究有效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171-171
[2]孙立堂.浅谈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4(2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