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勇
菏泽市水务集团黄河供水有限公司 山东省菏泽市 274000
摘要:进入21以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信息化方向的发展属于水利工程的重要方向,借助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促使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更好的确保水利工程的循环性发展,对于水利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推动作用非常显著。本文分析了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并提出了信息化技术在今后工作中的应用措施。
引言
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生产力,在推动社会进步上发挥着重要积极作用。我国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不仅是因为其在防洪抗涝上起到的强大作用,还因为其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有更积极有效的影响。而将信息化技术运用进水利工程中,能为工程的有效建设提供技术保障,采用信息技术控制好防洪、灌溉、供水等水利环节,进而提升建设水利工程时的管理效率与质量。
1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信息化技术主要指借助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促使管理和监控工作模式得到创新并更好应用于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属于互联网环境之下的一种全新产物,其可以为民众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性支持,其本质在于新型的信息处理模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目标信息处理与目标控制两者之间结合起来,并保持更高效率的目标信息收集以及整理,并借助具体的应用分析,构建相应的目标信息收集以及处理体系。在具体项目应用期间,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目标信息的自动化控制,可以更好的提高信息的获取以及整理的效率以及质量。从当前的技术现状来看,各个行业都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改革创新,并基于目标设备的自动化管理以及远程化的操作,从而达到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行。目前来看,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优势主要是体现在测绘图形方面,可以准确的分析地理事物和地形地貌特征,并实现数据信息的及时采集与处理,从而保持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将信息化技术合理引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可以有效的解决地形原因或勘测难度较大等问题。另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促使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可以更好的实现一体化的管理,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处理,连接各个工作环节与不同步骤,从而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相对于传统水利管理工作模式相比,信息化技术支持下水利工程安全性更高,可以促使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更加严谨且科学。
2信息化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数据资源整合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涉及大量的工程数据信息,如材料、设备及人员等方面。以往传统的数据采集主要依靠人工,会间接影响数据资源整合所发挥的效益。因此,需要先进的信息化技术采集数据,构建完善的工程管理数据资源库,融入程序设计理念的核心要点,提高数据资源库的灵敏性和稳定性。数据资源库的应用不仅能对数据进行采集、分类与存储,还有利于今后的查阅与定位,如利用计算机搜索功能,输入关键词或分类序号,能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数据。除此之外,通过数据资源库的建立,能体验到信息共享的便捷,发挥数据资源整合的最大效益。
2.2强化体系信息化建设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促使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保持高度信息化水平,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工程项目中容易发生的问题以及隐患性环节进行审核,保障工程可以顺利开展。
水利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落实在工程审核方面,其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逐渐构架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检查施工部门落实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促使质量体系逐渐完善,并制定详细的施工管理措施。另一方面在于水利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勘查工作,此时可以借助信息化途径实现对勘查工作的优化,并完成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定严格的工作标准,在出现违章时及时进行补充,从宏观角度上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从而提升整体管理效益。在具体施工期间,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对施工情况的管理。在项目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程序实施相应的操作,想要保证施工供应的材料报告的实用性,预测存货和分析材料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技术可以将所有的货物和信息通过分析和统筹,让使用者知道相关的利弊,在管理货物的价格数据和采购分析的时候,可以对市场上的行情进行分析。管理系统运行期间,施工计划存在于施工的过程里面,那么施工的工作状况以及施工活动包边都可以用计算机系统来进行分析,为了将施工当中的意外事件避免掉,项目经理需要对相关的工作情况了解清楚。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这些分析工作得到合理的统筹和整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可以随时的跟踪和了解,工作效率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3遥感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都是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及技术核心体现。当前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易操作、速度快、效率高、精确度高等特点,能充分利用其功能优势获取相关信息资料。遥感技术主要是利用遥感系统平台,对防洪、抗旱等灾区进行实时评估与监测,从而分析出受灾区域的现状,提供决策性的数据支撑。遥感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使其信息资源与水利工程中的各类软件有机融合,还可以利用获取的数据资源制作出所需的重要图像资料,提供专业化的分析与模型,并利用其功能完善后期规划与设计,做出相应决策。卫星定位技术主要特点是覆盖区域面积大,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准确的坐标,并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下,依然能完成准确的定位操作。同时,卫星定位技术能通过网络技术中心和通信技术起到监控的作用。在灾情出现时,准确定位,及时减轻灾情带来的伤害。
2.4工程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是实现水利工程项目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企业会采用购买集成化设备的方式,获取相关管理系统软件,通过改造完善,将其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中,配合完成水利工程其他各项目工作。与此同时,可以利用第三方管理软件,拓展系统的使用功能,全方位管理水利工程项目。但由于不同地区的水利工程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水利工程情况,对系统的适应性做出调整,以满足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要求。其中,工程管理中的监测技术是信息化技术的充分体现和必要手段。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实现多个时段同时监测,可以验证监测到的数据信息,以保证监测技术的准确性,再通过数据分析,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工程管理系统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有利于完善优化方案,并及时发现问题,弥补漏洞。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仍然需要从信息化角度上进行创新发展,不仅需要注重设备本身的信息化管理,还需要深入基础管理工作,及时转变管理理念以及创新管理模式,针对性的重建管理模式。另外,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需要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优势,针对性的调整与优化基础建设工作,注重人力资源、资金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推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保持持续性创新状态,推动水利工程产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成植.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粘接,2020,14(8):233-234.
[2]蒋亚东,石焱文.数字孪生技术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通报,2019,v.35;No.255(11):13-17.
[3]姜首丹.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经济学,2019,002(001):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