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0月29期   作者:李旺先
[导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工程技术相关科技进步,我国的造林行业也不断蓬勃发展
        李旺先
        永仁县国有林场   云南    楚雄    651499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工程技术相关科技进步,我国的造林行业也不断蓬勃发展。造林业的发展,将会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我国的林业资源有效增加。而对于造林中的绿化过程,林业工程技术会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论述造林工作的相关调研和理论知识,针对造林中的绿化应用提出工程技术如何应用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林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字:林业工程;造林;绿化应用
        引言: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要求,这也使得各国政府逐渐开始重视国内的林业发展,希望通过植树造林来净化空气,提升居民幸福生活水平。但在造林的实际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如造林需要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是否符合树木的生长,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做好实地调研考察,做好充足的准备之后,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变革,林业工程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在造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 绿化应用原则
        在造林工作过程中,依据现有的林业工程技术和研究人员对绿化造林的专业性研究,需要遵守必要的绿化应用原则。首先,绿化造林工作人员需要遵守以树木为根本的原则,首先考虑的是在植树造林绿化过程中,所选择的植树位置是否符合所要种植树木生长所需要的生长环境,是否能够保证当地的气温、土壤、水分等条件满足树木成长的需求,都需要植树造林计划组织者进行十分细致的调研,以确保造林绿化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若当地生长条件不符合树木生长标准,是否存在相关工作人员悉心照料树木,监管树木生长,为树木定期浇水施肥。这些工作也需要相关人员制定清晰的工作计划,并有效执行。
        其次,做好造林绿化工作还需要注意解决树木生长过程中,与当地生态环境不和谐的情况。在植树造林之前,调研人员不仅要了解树木生长的环境需求,还要解决所种植的树木与当地的当前环境存在矛盾的地方,如所种植的树木是否存在危害当地某种动植物生存的可能,避免因使用某种树木植树造林而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紊乱,甚至是带来更严重的生态污染。所以,植树造林工作还需要考虑造林当地环境生存着的动植物们,也要为他们着想,充分考虑到要保护好原有的动植物,在此基础上进行植树造林,促进林业发展,丰富当地的林业资源。
2 林业工程技术的实践
2.1 确定种植方式
        纵观世界领土,我国土地面积在世界范围内都位列前茅。我国广袤的土地面积也使得不同地域的土壤质量及土壤中各类物质元素含量都各有不同,因此对于不同地域所要种植的树木,也要分地区考察,针对不同地区确定不同的树木种植方法,保证树木在移植过程中和种植以后都能健康成长。为保证树木健康成长,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树木的不同种类进行修剪,做好树苗的营养维护,以保证树苗能够存活,健康地移植到目的区域。在运送树苗的过程中,树苗要进行持续的供水补给,使得树苗在长时间的运输途中不会因缺少水分而死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树木在移植的时候,若不小心对树根做出剧烈的碰撞动作,极有可能会损害树苗。同时,一些树木也必须从土壤中汲取营养。所以,工作人员为提高运输途中树木的存活率,可以用湿润的土壤包裹住树根。这样既避免了树木因缺少水分而死亡,也使得树木能够及时汲取土壤中的一些必要的物质元素。

这种土壤移植方法正是现代林业工程技术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如干移植、截干移植等为代表的多种移植技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让研究人员判定使用不同的工程技术方法。
2.2 确定种植时间
        根据已有的植树造林知识理论,在种植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的是对树苗的培育过程。要将树苗培育成功之后,才能将其移植到计划地区内种植,完成造林工作。所以,在移植过程中树苗的存活率就成为了整项工作计划的关键。为了保证树苗的存活率能够符合预期范围,需要调研人员了解种植地常年气温、湿度等各项条件的基础上,对移植的时间进行确定。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对于发育时间短,成长周期也相对固定的树木来说,要尽可能的使得种植时间更早。当树苗到达目的地后,也要注意先将这类树苗种植完成,确保其能够在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内存活下去。若从培育树苗的地方到目的地的距离过远,在树苗的移植过程中也要定期对树苗进行喷水处理,保证树苗所需要的水分。同时,也要对树苗的移植时间进行确定,尽量选择降雨量较多的时间段进行工作,还要注意气温因素,不能选择日常温度过低的时间段,以此进一步保障树苗的存活率,使其能够在目的地生存下去。
2.3 日常培育管理
        在树苗种植成功之后就是树木的培育管理问题,也是整个植树造林工作中最关键的问题,这也将直接影响到树木能够健康成长下去。在对树木的日常管理培育时,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处理,避免因外部因素而造成树木受到损害,最终导致树木死亡。在外界风力较强或温度较低的时候,可以对一些脆弱的树木进行用草包裹住的处理方法,避免因风力过大或气温低而对树木造成损害。除此之外,若树木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当地的一些物种的侵害,工作人员还需要保护树木在不影响其他物种的条件下免受侵害,如在面对一些虫类时,可以对树木进行涂白处理,使得虫类不靠近树木。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对土壤进行人工处理,松土、除草等日常工作也需要完成,帮助树木能够及时储水,避免杂草等吸收树木的营养成分。若树木成长的环境常年缺少水分,满足不了树木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工作人员就需要对树木做好定期浇水的工作。若树木在土壤营养成分不高、物质元素贫乏的地方,也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树木进行施肥处理,保证树木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为了取得更美观的绿化效果,我们还需要重视起对树木的日常管理,及时更新相关部门的管理方法和树木培育的技术手段,不断提出林业建设的质量。其次,要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来不断的提升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对森林自然资源进行有效规划为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空间。对于林木的改良工作而言,除了要对残次林实施相关的改造措施之外,还要对林种树种的结构实施有优化改 良。在改造残次林的过程中,不但要对原有的次生林实施保护,还要在残次林的空地中进行补种。另外,在对森林进行砍伐的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合理的确定砍伐的范围,同时制定出整体的砍伐计划与具体的砍伐方案,严格的杜绝滥砍滥伐的情况出现。
3 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对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都做出了一定的规范,我们也需要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植树造林的工作。林业工程技术作为造林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生长,还可以丰富生态环境和林业资源,提升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科学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方法,做好造林绿化工作,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曹茂军,黄治华.造林绿化中林业技术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5,(14):182.
[2] 江政亮,彭俊.浅谈森林调查设计中的营林技术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3):37,39.
[3] 宋喜梅,田红梅.浅析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6,(5):234.
[4] 张艳波.造林绿化中林业技术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8,(23):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