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婷
中国民用航空新疆空中交通管理局 830000
摘要:气象观测资料是民航气象服务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本文结合中国民用航空新疆空中交通管理局的实际情况,首先探讨了民航机场气象观测资料管理现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民航机场气象观测资料的运用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民航;气象观测资料;管理;运用
引言
气象观测业务作为民航气象服务开展的重要工作之一,能够为民航飞行活动提供有效的飞行气象参数。气象观测资料是民航飞机运行安排的重要指导依据,对民航的高效、安全运行起着特别关键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气象事业的迅猛发展,现代观测仪器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气象工作,为气象观测业务的正常开展以及提升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天气预报的方法、技术有了极大的改善,大大促进了气象观测业务的持续发展。但是受观测技术、设备更新换代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气象观测数据质量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机场气象观测资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于民航气象服务工作是否有效,所以应高度重视民航机场气象观测资料的管理与运用工作。本文结合民航机场气象观测资料的管理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运用建议,为进一步发挥气象观测资料在民航气象服务保障中的作用提供指导。
1民航机场气象观测资料的管理现状
1.1民航机场观测数据存储管理
对于气象观测数据的存储管理工作,各个机场非常重视,因为这些数据对气候分析与预测具有极大作用。例如,在预测近期天气过程中,以前的气象观测数据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气象观测数据审核时,原始的气象观测数据将发挥更大的作用[1]。机场航班的运行与天气状况之间联系密切。若气象观测数据的存储过程中出现丢失或遗漏,将对民航机场的安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1.2 机场气象观测资料管理不到位
民航机场气象观测资料主要包括常规气象资料、航危报资料、天气雷达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数值预报产品资料以及其他基本的气象资料,民航气象中心、机场气象台等民航气象资料,涉及到的气象观测资料较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民航观测数据管理工作难度。此外,我国当前针对气象观测资料的管理比较薄弱,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气象观测资料管理不到位,存在管理效率低、管理流程混乱等现象,这样会使得气象观测资料出现缺失的现象,从而对机场航班的安全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可以说,机场民航机场气象观测资料管理不到位是影响航班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
1.3机场观测数据记录管理中的问题
机场气象观测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复杂、繁琐。因为机场天气预报工作的人员众多,导致记录方法也有所差异,因此在输入气象数据时有的时候会因为人为因素导致录入异常数据的情况。校对中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差错。另外,不同的气象观测人员选择的观察记录也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容易引起气象观测数据异常,对气象观测资料质量造成不利影响[2]。如果观测数据的技术方法不能统一、规范,出现输入错误等现象,这会影响气象观测资料的后续有效运用。
1.4气象观测数据的技术问题
目前,机场技术保障体系是根据地方业务需求构建的,这导致气象业务定位不够到位,体系建设效果不大,监管不够规范,难以充分发挥气象观测数据的作用。在基于民航气象中心的分级管理控制的形式下,气象装备保障服务的响应速度较慢,信息反馈速度较慢,对于民航气象观测信息化发展非常不利。
另外,民航气象综合探测系统不够完善,与当前民航气象现代探测技术的发展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3]。技术管理问题对机场气象观测也有了新的要求。
2 机场气象观测资料的运用建议
2.1建立健全电子文档存储系统
电子文档存储系统的模块化和标准化有待优化。只有不断建立健全气象观测资料电子文档存储系统,才能够较好地避免个人记录方式的差异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误差,还能够避免气象数据异常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气象观测数据记录的准确以及业务效率。此外,还有利于气象观测数据的处理以及检索。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和天气预报对于机场航班运行而言均特别重要,需要获取公认的标准数据。现代电子文档存储系统的使用能够有效解决过去存在的问题,可以更好地促进气象观测数据在机场中的广泛应用,为机场航班的安全运行以及机场的发展带来强有力的安全保障[2]。
2.2 丰富气象观测资料来源
通过机场的气象观测数据能够更系统地了解飞机起飞和停止期间存在的气象变化要素。若气象观测数据的获取相对简单,则会导致气象预报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预报的准确性大幅降低。因为天气复杂多变,因此需要丰富的气象观测资料来源。所以机场应不断应优化观测方式,适当增加观测站点,在观测站点布设现代化的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并且做好观测仪器的技术保障工作,确保气象观测业务的顺利开展,有效提高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更好地为民航安全运行提供指导。
2.3确保气象观测数据资料的完整性
在气象观测工作中,数据的完整性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特别是总结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对未来天气变化进行预测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 为了更好地保存、记录气象观测数据资料,必须遵守《民航地面例行观测薄》中的相关要求、标准,不要任意对气象观测数据进行修改,要准确填写内容,确保气象观测数据的完整性。
2.4创新观测方式
机场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气象观测基础设施,加强研发与成果应用,用科技支撑提升民航气象服务水平。第一,要不断完善管理系统功能,促使观测和管制部分系统的融合使用。例如把气压对比软件接入CDMA 亦或者值班现场管理系统同步运行,在气压发生异常(超过2hpa)的时候变可以自动语音文字告警,提醒塔台等管制员气压出现异常,进而避免将错误气压通报给机组。第二,要加强技术研究应用工作,攻关研发机场特殊天气快速语音播报系统。在有特殊天气要素的时候,观测员手工输入该要素之后,第一时间自动借助于系统对管制员、预报员等航空用户语音广播,有所缩短电话通报的时间,提高气象资料应用效率;此外,面向航空用户以及旅客开发机场天气APP,应用大数据技术融合机场天气实况、自动观测系统与雷达回波、航班信息等相关资料,让航空用户和旅客可以凭借手机、网站等各类方式在线查询历史、实时机场不同位置的雨强、风力、灾害性天气落区等气象要素、统计分析资料以及相关的航空气象科普知识,尽可能挖掘观测服务数据从辅助决策到支持决策的价值,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民航气象服务。
3结语
总之,民航气象观测资料对于提升航空气象服务质量,确保航空安全运行发挥着特别关键的作用。机场各个部门均需按照民航气象观测资料对机场航班进行科学指挥以及调度。所以,有关部门应高速重视民航机场气象观测资料的管理与运用,对于当前民航气象观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并不断优化气象观测资料管理与运用措施,进一步提高民航气象观测资料的可靠性与观测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启明,李伟伟.机场气象观测资料的应用探析[J].南方农机,2018,49(9):220,229.
[2]赵继平.民航机场气象观测资料的应用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4,34(2):205.
[3]罗奎俊.民航机场气象观测资料的管理与运用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20(24).
作者简介:谭婷(1989.11)女,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人,大学本科学历,职称:工程师,从事民航气象地面观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