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马庆珍
[导读] 基于当前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采用信息技术的不同的初中教学课型,在初中教学评价课堂中如何正确采用合适的教学评价作为切入点,以达到多维度、综合性的目的进行评价,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促进初中教育的不断进步,激发广大初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初中教育课堂评价的工作效率。

马庆珍   宁夏固原市泾源高级中学  756400
【摘要】基于当前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采用信息技术的不同的初中教学课型,在初中教学评价课堂中如何正确采用合适的教学评价作为切入点,以达到多维度、综合性的目的进行评价,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促进初中教育的不断进步,激发广大初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初中教育课堂评价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多元评价法;初中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99-01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到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并逐步改变着现代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方式。是否真正能有效地进行收集、分析、加工与整理发布各类信息,已经逐渐成为衡量现代人们社会基本素质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为了不断培养和全面提升学生的初中信息技术素养,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评价的方法,逐渐发展成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点。
        一、多元评价法
        “多元”评价可以表现为评价的多个方面。具体包括评价结果方法、评价结果内容和评价结果主体三个方面。评价的主体既可以包括一个学生,也可以包括许多核心人物,包括学生与教师、家长、学校、学校管理者等。在评价方法上,包括他人判断评价和自我判断评价,而传统的单一评价方法只需要包括笔试和其他计算机综合考试。自我评价是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认知,他人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对学生在学习情境、个人品德等多方面的评价。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门教学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更加多样化的评价,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信息技术素养。由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特殊性,再加上初中教师教育受当前应试教育的直接影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中还可能存在一些突出问题。[1]
        第一,信息技术教师过度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入讲解与专业技能评价方面的知识培训,对引导学生实际学习信息过程的技能评价方法缺乏深刻的认识,从而直接导致在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课堂上,缺乏有效的技能评价教学环节。其次,虽然一些信息技术课堂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评价性的环节,但是却没有真正得到任课教师的重视程度,不能真正使学生认识和看到自身的差距。


最后,部分教师虽然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和看到了绩效评价在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存在重要性与应用必要性,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中,往往还是会遇到出现重评价形式不重评价方法的突出问题。综上所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管理方法与分析能力还有待不断加强。
        三、多元评价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知识型课程评价法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所具有的很多知识章节及其内容,都是侧重于介绍新理论和新概念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知识型教育课程中的评价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类的课程评价类型主要在于帮助学生对重要基础理论与关键概念内容进行基本识记,所以教师评价的主体对象应为任课教师与全体学生,而教师评价的具体内容主要为考查学生对课程重点理论知识的基本掌握情况,以及在整个学习实践过程当中的学习方法与工作态度。在具体的抽查操作中,要求抽查教师积极组织引导、发动抽查学生通过分析评价进行自我分析评价;其次是再制订抽查学生本期课堂学习表现情况表,综合分析评价抽查学生在本期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2、创新型课程评价法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性质决定了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培养广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型设计课程主要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专业技能,对教学作品设计进行不断创新的综合能力。其艺术评价对象主体主要为在校教师、学生以及在校学生艺术作品。评价内容主要是对学生综合发展能力和创造力的评估。针对学校创新作品型技术课程教学需要及时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适时开展针对学生自我点评、互评以及其他教师的自我评价。[2]
        3、综合实践探究型课程评价法
        综合实践探究型教学课程评价法主要目的是在课程整体上对学生综合学习、操作、创新与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水平进行综合性课程评价。在这一类的课程教学类型中,其综合评价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层面,即在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上,它要求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相对复杂的学科实践教学任务;在教育过程与教学方法上,要求培养学生能够真正做到积极主动发现实际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集体情感生活态度与人生价值观上,要求培养学生在进行集体合作探究时,能够树立一种合作共赢意识,并且能够尊重他人不同观点。评价活动主体应当包括任课教师、学生自身、其他全体学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不同教学课型中通过适当的授课形式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综合性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科学合理地进行反馈、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学习成绩,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动力,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梁治国.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高考,2016 (3):1-2,共2页
[2]张晶.多元评价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5,(22) 57-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