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如何激发“学困生”深层学习的动力——班主任感化“学困生”故事三则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沈守艳
[导读]

沈守艳   广东省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南水中学  51905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89-01

        【故事一】----讨好示弱式教育
        爱他,你就讨好他
        “德”是我班出了名的捣蛋鬼和后进生,提到他所有科老师都摇头,他经常顶撞老师、逃课去打球、搞恶作剧等等,很多学生都来我这告他的状。我想用什么方法来管制这样的学生呢?硬碰硬的教育尝试过不行,于是我决定找机会请他吃东西和谈心。一天放学后看见很晚了他还在打篮球,我便上前说:“天都快黑了,还没吃晚饭吧?走,老师请你。”他惊讶的看着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亲切地拉着他找了家饭馆,边吃边聊:“我以前老是在各种场合批评你,使你受委屈了,老师向你道歉。”看见他的眼神变的柔和了,我又接着说,“我能看得出你是个有担当、有骨气、有义气的孩子,很想交你这个朋友,可以吗?”,他开心的笑了。然后,我继续以朋友的身份,讲了很多对他好的建议,他既然没有反感,接纳了。随后我又鼓励和帮助他进了校篮球队,在那里他找到了自信。在以后的课堂中,我总是对他投入暖暖的欣赏的眼神,发现他开始记笔记学习了。在他忍不住又犯小错误时,我会罚他做出潇洒的投篮动作或给同学们讲解打篮球的技巧,他欣然的接受了惩罚,并对我投入了信任和惭愧的眼神,我知道他被我感化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继续“讨好”着这位“好朋友”,让他感知什么是友好和尊重。班里的学生对我说:“他变了,变的懂礼貌了,变的爱学习了,变的爱帮助同学了”,我的物理课他开始记笔记和专研题目了,期末考试他的物理考到了全班第四名的好成绩,他拿着考试卷激动的找到了我,开心的说“老师,我下学期物理要考全班第一”我听后欣慰的笑了。
        【故事二】----鼓励器重式教育
        爱他,你就鼓励他
        在我的班里,有个学生“苏”性格内向脾气古怪但很聪明,数学成绩很好,且只对数学感兴趣,别的各科都很差,就连我的物理科也只考了22分。我觉得数学好的同学,物理是差不了哪去的,于是找他谈话。谈话中,我就开门见山地说:“你的数学学的很棒,我很欣赏你,但我觉得我的物理课好像你没有听讲,并且你一直在做数学,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只对数学感兴趣,别的科根本不写作业的,是吗?”学生回答:“是,对别的科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我就换种崇拜的语气说:“你在根本不学习的情况下,物理还能考22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那还了得,起码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你信不信?”看他认真看着我了,我就继续问:“物理成绩下来了,你有不服气的地方吗?”“有啊,第三道题我会做的,但没答对,我不服气。”“很好啊,说明你是个不服输的孩子。”我就又换种问法让他谈谈自己的优点,他回答说:“我没有优点。”“你数学很棒啊,每次都能拿全班第一,你的思维很敏捷,你不觉得吗?”在我的提醒和启发下,学生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优点:还比如字写的好看,从一个找到了五个、十个……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允许这个学生上我的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我会单独给他布置物理作业,让他感觉到我器重他,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最终这个孩子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初三毕业时物理能拿到全班第一,并且化学在我的耐心鼓励和提醒下,每次考试他也可以拿班级第一或第二了,他成了我班理科学习佼佼者。



        【故事三】----耐心陪伴式教育
        爱他,你就陪陪他
        众所周知,班主任管理班级离不开一个“勤”字,勤跟班,陪伴学生左右。不管是早读前的卫生打扫、还是早读、午读和自习课、甚至放学后我都会在课室里默默地陪伴着最后走的学生,让她们感觉到班主任是爱这个班的,是时刻关注和守候她们的“妈妈”,不管是大活动还是小活动,我都会陪伴着她们一起完成。开学初为期一个月的“最美课室”评比制作,我就陪伴着我们班的“四大美女”----“丽”“娟”“云”“侠”(四个不爱学习但绘画和书法功底都比较好的女孩子)一起构思班级文化建设和她们一起设计板报,设想课室各个角落的布置,从中找机会跟她们谈“美”的事物,“美”的事物的评判标准,谈她们的理想,谈她们的爱好,谈爱好怎样能变成现实。通过这次活动的亲密陪伴接触,发现了她们对我这个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后妈”的态度转变,私下听别的班同学跟我班“四大美女”交流说,“你班主任真好,每天陪你们做这么晚,我们班主任早走了,我们自己在哪做真没劲。”她们还很自豪的回答:“那当然,我班主任跟我们一起做,一起笑,一起聊天,一起设计每个细节,我们很快就做完了。”听到她们的对话,心里真的很开心。她们也从此走近了我,听我的话了,上我的物理课也认真起来了。记得还有一次,有位同学“阳”没有赶上校车,放学后我就陪着她,跟她谈心给她物理辅导,直到她的家长来接回为止;还有一次,一位学生“辉”的小测成绩没考好哭得很伤心,我就一直陪着她安慰她,直到她心情平复为止。于是在我接手这个班级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学生就很快接纳了我,还为我在学校广播站点了歌《最炫民族风》,他们改变了歌词“沈,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还给我起了个腻称叫“班妈大神”,听着心里暖暖的。我知道我已经走进了他们心里,以后他们会跟着我的指挥棒走了,因为爱屋及乌,他们学习我的物理课的深层学习动力就生成了,我们班的物理成绩全级八个班总是排名第一,并且高于第二名有十分之多。
        【反思】
        通过这三个故事,我觉得“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我们应该反思,如何能使他们从“厌学”到“爱学”的深层学习程度的转变?我们教师是怎样对待“学困生”的?在“学困生”的教育上,我们缺失了什么?教师要用充满智慧和艺术的语言,诚心诚意地与学生对话,与学生心灵沟通,让他们听的进去,认同你、愿意按照你的方法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亮点,让他们能够自信起来,这样他们的学习动力就会产生,你会发现他们的潜质不比“优秀生”差。
        切忌不能够这样对待“学困生”:根本不想与之对话,或即使对话也多是没有耐心、心不在焉甚至讽刺挖苦,或干脆对待“学困生”采取放弃的态度。这种讽刺、没有耐心的语言与学生对话,估计他们肯定会不愿意走近你,甚至会对你产生同样的反感,并且不愿意与我们交流,甚至对我们所教的科目都会越来越厌恶,所以我们找“学困生”谈话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和感受,照顾学生的自尊,要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并要学生感受到爱。所以“爱”是师生融为一体的桥梁。只有学生接纳你,认可你,崇拜你,才愿意与你一起探讨问题,你才能更近一步地激发他们的深层学习动力。
        所以,我们对“学困生”要从“可进步之处”抓起,找到他们的“亮点”,给他们以耐心、爱心、鼓励和学习的动力,然后帮助他们确定学习进步计划,并且坚持长期督促、检查。在不同的后进学生进步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帮助他们制定更高一级的、切实可行的进步目标,且要因人而异,这个过程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我认为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