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文本资源,指导群文阅读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吴宝仙
[导读] 群文阅读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吴宝仙
        福建省建瓯市实验小学   353100
        [摘要]:群文阅读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行之有效的群文阅读,必须抓住文本资源,从教材入手,围绕主题,有效阅读;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问题,求同存异,发展思维;质疑讨论,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让学生运用有效方法进行群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本资源  群文阅读  小学语文  阅读过程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新知识,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必须学会快速阅读。在小学阶段,如何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这一技能呢?近年来兴起的群文阅读,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还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品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被众多教师所接受和采用。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群文阅读呢?笔者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材入手,围绕主题,有效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取文章,然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这个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确定是有一定依据的,它可以是多角度、多面化的。
        1.以单元主题为议题:统编教材本身每个单元就有主题,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文本资源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总结本主题的阅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和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统编教材从中年级开始每个年级编排了一次阅读策略的单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抓住这一文本资源,指导学生群文阅读。
        如三上的第四单元先安排一篇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引导学生学习预测策略,接下来安排两篇未呈现结尾的课文,一篇是《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另一篇是《不会叫的狗》,引导学生运用预测策略进行阅读。
        在整个单元中,还穿插安排了一系列阅读活动,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阅读策略。比如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后,给出文章或书的题目,让学生借助题目进行预测;在《不会叫的狗》一课后,教材设计让一个同学大声朗读故事,其他同学预测故事情节,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阅读活动中使用预测策略,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这样以一篇带动多篇,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可操作性强。学生在共读中进行思考,掌握该主题文章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2.以同类体裁为议题:教材中有好多课文是童话故事的,教师可以把几篇童话故事放在一起,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中外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那一定很好》,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童话中有趣的角色作为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话中生动有趣的形象,丰富学生对童话形象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梳理总结童话的基本特点、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3.以写作方法为议题:例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把《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三篇课文组合在一起阅读,拟定一个议题——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梳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学会利用中心句归纳主要内容。


        4.以人文主题为议题:例如可以把父母的爱作为议题,把相关的文章放在一起读;把快乐的童年作为议题;把珍贵的友谊作为议题;把美丽的大自然作为议题。运用课本中的选文进行单元延伸,课外延伸,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量。
        二、设计问题,求同存异,发展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语文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群文阅读要着眼于小学生语文思维发展,不仅要发展学生求同思维,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求异,提升文章阅读感悟能力。文章阅读要深入,不仅要寻求文章之间相同点,更要善于寻求多篇文章之间的不同点。通过点上求异,分析文章局部的不同,发展学生同中求异的阅读思维。
        如群文阅读以写儿童生活为主题的古诗教学中,《小儿垂钓》、《村居》、《所见》、《池上》这四首古诗,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理解了诗意后,教师巧妙设计比较性问题:1.我们阅读了四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妙趣横生的古诗,这些古诗有什么异同呢?2.他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这几首古诗都是写儿童生活的,儿童活动的场面都非常有情趣,都取材于生活小事,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儿童都是天真、可爱、贪玩、调皮的······)3.不同之处呢?(儿童的活动内容不一样,丰富多彩;作者运用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丰富多彩,作者生活的朝代不一样······)有了这样的阅读比较,学生从中获得感悟,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使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三、质疑讨论,提取信息,整合信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传授给学生学习知识来得更重要。[1]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让学生从多篇文章中获得信息,深入地感受同一主题,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质疑讨论、整合信息等方法。怎样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读完多篇文章?默读、略读、浏览等快速阅读方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把重点词、句、段画出来重点读。教师不必纠结于单篇文章阅读时的字词理解,应侧重在大量阅读中质疑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提取信息,综合思考,从而达到信息整合,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归纳、反思等阅读能力。[2]
        总之,群文阅读这种新型阅读教学方式,具有其自身独特优势,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得以补充和延伸,课堂教学更加高效。通过群文阅读,学生阅读数量和阅读速度都会有质的提升,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也大幅度提高。[3]从阅读中学会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亚,骆文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2(1).
        [2] 岳乃红 . 主题阅读和儿童文学教育 . 语文教学通讯 .2014 年 3月.
        [3]徐秀春:当前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J].《小学教学参考》, 2015(31):1-4.
   [4]谭香.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J]. 新课程(小学版), 2016, 000(010):33.
   [5]吕铮. 巧用文本资源指导低段梯度写话[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 000(026):3,5.
   [6]徐云龙. 巧用文本资源,优化阅读课堂教学[J]. 课外语文(教研版), 2017, 000(005):62,71.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常规课题《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单文阅读转向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的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XB19-842)阶段性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