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运用模型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苏敏
[导读]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公式和原理,还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思维。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化,初中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结构,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苏敏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双语学校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公式和原理,还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思维。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化,初中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结构,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教学;模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64-01

        引言
        几何知识是书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日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完成数学基础知识的教授工作,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从本质上来讲,几何知识比较灵活多变,在实际的求解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几何知识与实际生活建立有机的联系。这样一来,无论是什么样的几何知识,都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相对应的事例,进而拉近几何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降低了几何知识的难度,帮助学习吸收理解,并在实际问题当中发现数学规律和方法。在教授几何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模型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综合能力。
        一、挖掘现实资源构建数学模型
        数学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数学问题都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原型。因此,教师在教授几何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实际的生活知识。特别是在理解一些数学概念和公式时,教师就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以此来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系数。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想象思维要大于抽象思维,因此,在学习几何知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一定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避免造成问题的积压,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在实际生活中探索数学原理和公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直线、射线、线段》这节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定义和概念,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含义。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探索一下,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经过学生的仔细思考和分析发现,日常所使用的直尺,就是一种线段,而手电筒则是一种线段,一条一眼望不到边的公路就是一种直线。通过在实际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了,所谓的直线,就是两端没有端点;而射线只有一端有端点;而线段则是两端都有端点。


通过学生的总结分析,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综合能力。
        二、利用教学工具构建直观模型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教师则需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教学活动中来,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空间想象力有效,对于几何图形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几何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全等三角形》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教具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全等三角形的特点,并且经过分析讨论得出,全等三角形不仅三条边的长度相同,三个内角的度数也相同。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全等三角形,还可以让学生建立立体的全等三角形,让学生观察一下立体的全等三角形与平面的全等三角形有哪些区别和异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综合能力。
        三、激活探究思维融合几何模型
        教师在教授初中几何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制作几何图形。因为初中几何知识的难度不大,数学模型也相对比较简单,教师通过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制作,能够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画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列举一些如故宫、天安门广场、天坛、沈阳故宫等建设,通过动态图片的形式进行对折,学生会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当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之后,教师就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或者动手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首要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另外,因为初中几何知识难度相对较小,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教学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对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舒畅,申文涛,叶铁.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9):128.
[2]刘春.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J].明日,2018,000(001): 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