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薛舒文
[导读] 小学科学学科与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本身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实现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师,不能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样狭小的空间里,不能把学生拘泥于以文字或语言形式呈现出的现成的知识,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情境中,利用生活材料进行探究,走进生活开展活动。

薛舒文   浙江省瑞安市阁巷小学
【摘要】小学科学学科与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本身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实现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师,不能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样狭小的空间里,不能把学生拘泥于以文字或语言形式呈现出的现成的知识,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情境中,利用生活材料进行探究,走进生活开展活动。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47-01

        生活化教学是现阶段较为实用的教学方式,是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展现教材中文化知识的教学手段,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学习方式。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学习科学知识时间较短,对科学知识还处于陌生的学习阶段,影响了科学学习的进程。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推动小学生的学习进程。
        一、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教育部门对于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也有了更多的改进和创新,在小学科学的课本中,更加注重了跟生活相结合的点,因此提高了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实用性。对于小学科学来说,让学生通过学习对自身的生活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就是学习的目的。在生活化教学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科学课程提高兴趣,在学习中融入了生活中的有趣的事,学生不但对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还能锻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够联想到在课上学习到的知识点,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做到了知识和生活的更好衔接和运用。另一方面,小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提高了积极性,对课堂的氛围也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更积极,更愿意参与到探讨中,对学生的思维也有很好的拓展,并且也让学生跟老师的关系更加融洽。因此,把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科学教育的轻松性、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性,进而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
        二、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科学的学习
        通过对科学教材内容的研究,教师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生活事物,来合理引入科学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讨论与研究的兴趣,从而带动起良好的科学教学氛围。例如,在教学关于“比较水的多少”这一科学知识时,教师通过提前对教材内容的了解,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案,如提出这样的教学引导问题“大家平时会喝到哪些水”当听到这个人人有着经历的生活性问题时,学生们打开了话匣,积极回答道“在家喝妈妈烧的白开水”“外出喝的水,要么买的矿泉水,要么喝饮料”“我家喝的是饮水机里的水”。当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被带动后,教师紧接着问学生“为什么同样的水,会有着不一样的价格”聪明的学生一下子反映了过来“是因为水量不同,价格也不同!”于是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本课的重点,即“如何比较水的多少”。像这样,因为导入环节融入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使得学生学习兴趣盎然,也积极展开了教学相关的互动与思考,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



        (二)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相对于枯燥乏味的课堂讲授而言,学生显然会更加倾向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小学科学这一学科压力较小,教师完全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给生活化教学一个有力的证明,同时提高学生的认识,让学生知道我们学习科学知识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活动中明白的道理要远比教师千叮咛万嘱咐的来得更加刻骨铭心。这就要求教师勤于思考,找到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契合点,思索设计什么种类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有所收获;同时,创新活动类型,时常给学生一种新鲜感,用课外带动课内,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三)借助多媒体,生活化科学知识
        教学手段信息化是当前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升级,因此各个学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逻辑性强的工具性学科,能够帮助小学生认识世界,并逐渐在学习与实验中养成科学习惯、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等科学的学科素养。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那些科学原理或是定理得到更为直观的展示,在减轻教师的讲解负担的同时,小学生也可以因此更为迅速地掌握,同时视频或是图片的展示,让科学的实验原理或是现象更加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进而调动课堂学习气氛。
        (四)布置生活化课外作业
        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育理念中,学生的课外作业大多都是采用书写做题的形式,这种作业形式虽然可以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但是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新的教育理念中强调了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中不应该为了做题而做题,在布置作业过程中更加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布置小学科学作业时应该注重选择更加生活化的内容,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习到的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实现学以致用。教师在布置小学科学作业时需要注重选择生活化的知识内容,灵活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内容,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效果。
        (五)进行生活化教学评价
        小学科学教学的生活化,要求其教学评价也要生活化。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学评价仅仅是反映学生的考试成绩,依靠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是非常不合理的。这样的评价体系,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学习、忽略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在生活化教学法的推动下,要将这些被忽略的内容作为评价体系的重点,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得到重视,同时,新的评价体系体现出学生科学知识素养的提高。生活化的评价体系是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化的评价体系将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使小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感受到快乐,乐于学习科学知识,从而促进小学科学教学顺利进行。生活化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结语
        总之,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需要持之以恒,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点燃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之火,让他们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参考文献
[1]张其娴.小学科学建构科学概念的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1(01): 29-30.
[2]郭咏梅.小学开展STEM教育的策略初探[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 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