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熊志飞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熊志飞
[导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落实,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进行更好的创新和发展研究,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关注度在逐渐的提升。对于阅读能力来说,其直接决定了学生吸收外部信息的整体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整体的知识面,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目前的初中语文知识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相关的语文知识教学效果,针对整体的阅读能力并未进行全面的提高,最终导

熊志飞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落实,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进行更好的创新和发展研究,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关注度在逐渐的提升。对于阅读能力来说,其直接决定了学生吸收外部信息的整体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整体的知识面,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目前的初中语文知识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相关的语文知识教学效果,针对整体的阅读能力并未进行全面的提高,最终导致学生的实际能力无法满足具体的发展需求,影响了其整体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33-01

        引言
        传统的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对词、字、句、段的实际解释,导致学生无法掌握具有整体的理解,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突破,这些都导致语文课程的相关枯燥程度与英语课程有着较为相似的情况,由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无法进行全面的理解,最终导致整体的教学质量无法满足实际的要求,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好的完成阅读能力的提高,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制定相关的阅读教学安排,综合的满足其实际的发展需求。
        1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遇到主要的问题
        1.1阅读教学缺乏对文章内涵的解释
        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书本的表面内容进行实际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深度内容的培养,这些内容最终导致学生的实际能力无法得到更好的提高,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提升学生的对字、词、句的了解,所以整体的内容过于浅显,由于阅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解释,更好的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综合的减弱由于阅读教学工作开展不利而造成的实际影响。
        1.2阅读模式过于单一
        针对阅读来说,其是一种习惯,并且也是一种能力,所以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积累,而针对目前的阅读习惯锻炼和积累来说,中学生的能力提高仍然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无法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培养,同时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一件较为乏味的事情,并且由于相关的阅读模式较为单一,最终导致学生经常出现溜号或者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情况,最终导致语文阅读效果不佳,使得学生读完就忘,并未起到相关的总结和思考效果。
        1.3阅读课的理念缺乏系统性
        对于汉语言来说,其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包含海量的内容,相关的文章对于整体的教学内容都进行合理的总结,这些都是每位作者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所以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其需要作者能够更好的展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同理也需要学生能够全面的理解相关的文章内容,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阅读课的理念缺乏系统性,所以整体的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更好的提高,目前语文知识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思路,使得文章的内容和教材实际关联不大,导致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更加无法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无法满足其实际的发展需求。



        2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2.1对学生阅读内容进行系统规划
        针对当前的实际教学工作来说,兴趣是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基础所在,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系统的规划学生的整体阅读内容,并且应当做到两点之间的全面考虑,例如在进行有关的课文知识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内容规划,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际阅读效果,同时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完成整体的阅读工作,全面的提高相关教学质量,制定具体的阅读计划,教师帮助学生来进一步的提升阅读的整体理解能力,并且可以设计参照物,让学生能够对作者不同文章内容的对比来提升对作者的了解,学生在了解作者之后,能够增进其实际的写作技巧,提升综合素质,每个学生带着目的完成各种内容的阅读,不断的锻炼学生自己的各项能力,最后帮助其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综合的提高阅读效果。
        2.2以学生为主导开展阅读活动
        阅读能力的提升关键还是在于学生,所以多组织相关活动能够让学生的能力在不断的掌握和提升,整个教育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的高效课堂,同时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语文教师也应当遵守相关目标,具体的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整个阅读都要围绕学生开始,防止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全面的完成各种主体的总结和交流,课堂上可以预留大部分时间来给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并且帮助学生养成各种习惯,使得学生的可以对文章内容都进行深度的思索。
        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课堂辩论会,设计辩论的题目,之后帮助学生进行辩论小组的划分,之后就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更多的担任引导和维持的工作,这样一来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体,对文章的内容了解也会更加的深入,同时能够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使其对文章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分析,全面满足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要求,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3培养阅读习惯
        养成习惯的最佳方式就是能够通过不断的重复获得成就感,对于阅读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学生的阅读环节被打散,每一次完成阅读后都没有收获,那么渐渐的学生就会失去对阅读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每一次阅读后进行总结,这种总结需要写在纸上,留下实物。总结可以不用很长,但是一定要精辟,通过让学生将最深刻的想法写下来,记录在一个本子上,每次翻看都是一种复习和成就感,长此以往,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够养成阅读的兴趣,从而形成习惯。
        3总结
        综上所述,对教师来说,每位教师都有着自己的教学特点,所以对学生来说,不同教师应当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针对阅读教学来说,其应当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全面的构建一个较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习成绩不再是教师和家长关注的重点,语文教师的工作重点就是应该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实际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刘艳丽.新智慧.2020(03)
[2]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策略[J].吴茂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1)
[3]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刘艳丽.新智慧.2020(03)
[4]聚焦思维,深度学习——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J].沈东新.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9(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