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技术装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上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汪红涛
[导读] 为了践行教育改革工作,新课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以教学理念革新为基础,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为支撑,以现代化教育方式为载体,不断探索符合当前教育实际的具体路径,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打造高质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汪红涛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汪家初中 330816
【摘要】为了践行教育改革工作,新课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以教学理念革新为基础,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为支撑,以现代化教育方式为载体,不断探索符合当前教育实际的具体路径,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打造高质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关键词】论教育技术装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上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18-01

        引言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智能化、信息化也成为现代课堂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是否有趣味,成为能否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将自媒体技术和初中道德和法治质量的提升进行有效的融合。不仅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具体,同时为教学方法增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新的学习平台中增加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另外,通过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的优化改革,改变了过去的乏味、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在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的同时,也降低了教师教学工作的难度。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所具有的多样化信息传递功能,能够为课堂情境创设提供条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为高质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例如在“开放互动的世界”教学中,教师在导入环节,运用多媒体播放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视频资料,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内容丰富、信息直观的视频所吸引,很容易对多个国家共谋发展的重要性形成感性认识。继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等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进行小组讨论。随后,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课题,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出本组的方案,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汇集,在完成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维度能力的培养,激发课堂活力,提升教学效率。
        二、拓宽教学资源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较为局限,而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常常只是将重要知识点进行反复讲解,导致教学过程十分枯燥,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应当转变思想,除了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外,还应当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融会贯通,让学生了解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眼界。如在开展教学时,常常会涉及一些法律法规,教师可以用一些实际案例来引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对未成年相关法律更加感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一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懂得自我保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寻一些与法律相关的教学视频,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普法,这样不仅能拓宽课程的教学范围,扩充教学资源,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法律安全意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信息技术提高了课堂效率,在课堂的空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与课堂相关的活动,如辩论赛,在这个参与过程中教会学生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或者教师利用一节课堂让学生展示其对道德与法治课的理解,展示结尾教师点评,让学生明白道德与法治课重要性。这样不再是原有教学中教师一直说,学生只负责听的形式,每个人都进入课堂,提高课堂中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度的提升,对课堂授课质量的提升无疑会带来质的提升。
        四、应用信息化互联网终端,促进学习效率提升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便携终端已经普及到了学生的手中。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课程的学习,并深入分析相关知识点。遇到难以处理的学习问题,还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搜索,降低老师的教学负担。如果教师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加强对互联网终端的应用,便能够大幅提升教学效率,补充课堂中所没有涉及的知识面,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网络应用进行学习,了解如何使用手机App服务进行社会活动。通过要求学生寻找适合自身信息收集倾向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关注,查阅其中的知识内容,了解当前社会中的热门公共话题、头条新闻等,实现对学生日常生活的额外信息补充,帮助他们从社会公众角度了解相关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利用手机教学软件提醒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唤醒他们的学习热情,发挥引导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且不可或缺。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应用方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趣化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盘活学生思维想象,进而达成培育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之目标。
参考文献
[1]聂爱春.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20(02):67-68.
[2]刘璐.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214.
[3]周敏芬.翻转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8):131+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