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王珏
[导读]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创造力的作用尤其突出。随着人们对教育观念的转化,学生是否具有创造力也已经成为检验教育成败与否的标准之一。作为美术教育来说,也应该在培养学生创造力进程中发挥其独特作用。

王珏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落润乡中心小学校
【摘要】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创造力的作用尤其突出。随着人们对教育观念的转化,学生是否具有创造力也已经成为检验教育成败与否的标准之一。作为美术教育来说,也应该在培养学生创造力进程中发挥其独特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造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05-01

        自古以来,教育肩负着培养建设国家人才的重任,而当今教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创造性人才,满足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要。随着“应试教育”的落后教育观念被打破,当今教育的主题已然成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为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国家强盛更是无从谈起。
        一、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纵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经越来越明显。当前的中小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而创造力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灵魂和关键。从世界范围来看,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力也是世界教育的重点,每一个国家都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如美、日等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人才放在了最突出的位置,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培养富于创造力人才的重要性,就难以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接轨,并进一步影响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小学美术教育主要借助于美术学科,培养更多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使其对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小学生参加美术学习,不仅能够发展他们的视觉、触觉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能够通过绘画将自己更全面地展现在他人面前,更进一步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效消除他们内心的压抑感。
        三、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实施策略
        1.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发挥的良好课堂氛围
        任何一节美术课,不管它是美术作品欣赏课还是绘画课,都不能单调、死板,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种愉快而轻松的课堂氛围,因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氛围。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用心体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进行创作、体验。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争相画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使学生摒弃“人云亦云”的照搬做法。
        2.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和技能训练。我们说在美术课堂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不用讲解绘画技能了,也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绘画创作,教师的绘画指导和绘画训练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这种指导和训练必须要有计划、有步骤才能实行,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成系统。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绘画作品的欣赏,一边为学生展示那些名品佳作,一边为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充分感悟到这些作品之所以流传千古的原因,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绘画各要素的认识,更清晰地了解它们各自的功能,如线条的使用、色彩的安排以及作品的布局等。学生掌握好这些基本要素的功能之后,还要进一步掌握基本法则在美的展现中的运用,这样学生会对如何构图产生更清楚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为学生详细讲解创作的步骤,以及每一步骤中所使用的绘画技巧。
        3.教师提出的的绘画技能指导和绘画训练应该服务于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教师不能单纯向学生介绍绘画技能,而是一步步引导孩子,比如作品想要展示什么?作品的布局是怎样的?为了更好地展现作品的主题,如何运用线条和颜色呢?教师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意图之后,再给予具体的指导,同时不忘记随时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创造一些新的绘画技巧,也可以创造性的使用一些新的绘画工具等。
        4.科学评价小学生的作品创作
        小学生的画作充满质朴和童趣,能够反映出孩子的天真本性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所以评价小学生的作品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坚决不能单纯凭借“孩子是否画得像”的评价标准,如果教师的评价方式不合理,不仅对学生创造力的形成没有丝毫的作用,更会严重扼杀学生的创造力。针对这一问题,世界知名画家毕加索曾经说过:“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画的。”可见,作品充满情趣,为欣赏者营造一种独特的意境远比作品临摹得很像重要的多。由于小学生年龄所限,他们的绘画水平可能普遍不高,不仅如此,可能该画成圆的,他们却画成方的,该画成方的,他们却画成三角的,但小学生作品只要充满情趣,能够体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不失为一幅好作品。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孩子的心理规律和绘画特征,采用科学的评价态度对待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只要构思独特或者具有一定的创意,教师就要及时提出表扬,并指出学生的努力方向和自己对他的期望。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已经成为如今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加入创造力的培养,有利于增加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如果美术课堂充满了趣味性,也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创造力的形成提供必要条件。尽管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许多方面都还未成熟,实践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但是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再是单纯地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