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促进班风建设的金钥匙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邹丽英
[导读] 为打造良好班风,分析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研究了在班级管理中养成教育内容的确定、开展养成教育的形式和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等问题。实践表明,在班级管理中开展持续性、全方位的养成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而且可以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养成教育是促进班风建设的金钥匙。

邹丽英   广东省惠东县大岭中学  广东  惠州  516300
【摘要】为打造良好班风,分析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研究了在班级管理中养成教育内容的确定、开展养成教育的形式和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等问题。实践表明,在班级管理中开展持续性、全方位的养成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而且可以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养成教育是促进班风建设的金钥匙。
【关键词】德育;班风建设;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04-01

        班风是一个班级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风范,对班级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作为班主任,尤其是新班主任,我们不时会为如何打造良好的班风而烦恼,如不知从哪里下手、班级氛围沉闷、学生成绩老是提不上来等等。在这些困惑背后,往往是我们班主任对如何建设良好班风缺乏系统认识和长效措施。有的班主任重视班干队伍建设,认为选好班干、管好班干就成功了一半;有的班主任狠抓纪律,制定了详细的班规,班上气氛沉闷;有的班主任重视培优转差,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的优生培养和潜能生转化上……诚然,这些都是建设良好班风的重要手段,但只侧重于某个方面,缺乏系统布局,未将各种管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效果往往难以让人满意。
        一、养成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期正是习惯和性格形成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必然会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为其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践中我发现,在班级管理中强调再多的纪律也不如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来得实际。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推进班风建设既可以构建比较系统的教育内容、又可以强调学生行为内化,是打造良好的班风一把金钥匙。
        二、养成教育内容的确定
        良好班风主要表现在有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明的纪律、整洁的环境、浓厚的学习气氛、成员集体荣誉感强等方面。确定养成教育的内容,就是寻找打造良好班风的切入点。因此,我们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良好班风的表现、班级的实际情况和班主任的培养期待等因素去考虑养成教育的内容,如培养学生讲文明的习惯、讲卫生的习惯、善学习的习惯、讲诚信的习惯、爱班级的习惯等。并根据班风建设的实时需要而有所侧重或作出更改,确保教育活动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养成教育的开展形式
        要做到“习惯成自然”,并非一日之功,短期突击的方式显然不可取,形成长效措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去落实,才能使形成正确的行动定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实践中,我以主题教育月的形式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将每个学期的四个月多月分别定为文明礼貌主题教育月、讲究卫生主题教育月、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主题教育月、讲诚信主题教育月和我爱我班主题教育月,一学期一个轮回,贯穿于学生整个初中生涯,常抓不懈。



        四、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
        “细节决定成败”,抓好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是打造良好班风的关键。在实践中,我将主题教育月活动分为宣传教育、具体实施、总结提高三个阶段,以流程化的操作保证活动的规范,以“细”和“实”的要求保证教育的质量。
        (一)在宣传教育阶段中提高认识,明确要求
        在主题教育月开始的第一周,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营造良好活动氛围,提高同学们的认识和兴趣,形成内驱力。同时,明确该月需要训练的习惯和具体要求。习惯根据每月的主题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选重要的、问题突出的习惯来练,并将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具体化。每个主题教育月力争解决一到两个问题就可以了,不用面面俱到。如培养文明礼貌的习惯,我们可以做个先期调查,了解班级学生在文明礼貌方面的主要问题,确定一两点进行强化训练。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针对学生不爱预习、不爱复习等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突破。这样内容具体、目标明确,学生参与的程度就深了。
        (二)在具体实施阶段中树立榜样,坚持训练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榜样对孩子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1]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让学生产生亲切向往的感情,无疑会给他带来强大的助力。这个榜样既可以是他们认可的名人,也可以是他们身边真实可感的优秀伙伴。如在“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主题教育月”就可以找学习好的学生作为榜样。
        习惯养成的关键是坚持不懈的训练。如培养爱班级的习惯,我们可以开展“每天我为我班做好事”的活动,让学生每天为班级做一两件好事,如捡一张废纸、擦一次黑板……并将这些事一天一天记下来,让他逐渐把“每天我为班级做好事”成为一种习惯。如训练预习的习惯,我们天天安排适量的预习任务,老师和小组长天天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让他每天晚上回到家就会想“我今天预习了没有?”总之,就是要将训练的习惯反复地讲、反复地练,使之成为他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
        (三)在总结提高阶段中及时评价,总结提升。
        及时评价包括了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在活动过程中,适时对学生习惯养成情况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好的及时表扬,不足的及时指出。在活动结束阶段,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和表彰,如评选“文明之星”、“卫生之星”、“学习之星”、“诚信之心”、“班级之星”等。同时,对活动过程和效果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让他们在养成良好习惯的成功体验中找到再进一步的方向。
        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中开展持续性、全方位的养成教育活动,就好像找到了一把打造良好班风的金钥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而且可以促进良好班风形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佩珍.乌申斯基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