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实践力培养视阈下的高中地理教学革新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尚国星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对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在实际的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是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体现。因此,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当作教学的重点内容,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

尚国星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  71006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对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在实际的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是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体现。因此,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当作教学的重点内容,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其自主完成习任务,从而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地理实践力培养视阈下的高中地理教学革新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实践;高中地理;教学革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02-01

        引言
        地理实践力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一,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实践力的提升。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与现实案例,在精准把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定位实践目标、创设实践机会、创新评价体系,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一、地理实践力的概念
        地理实践力指的是学生在观察、探究、实验等一系列相关主题实践探究中形成的思维素养、操作素养等。地理实践力意味着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无论内容的深度还是广度都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因此,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难度也更大。这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关注地理实践力,采取多元化策略助力学生实践力的增强。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
        地理涉及的范围和知识点十分广阔,而且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的差别非常大,因此很多学生都不能一下子就适应高中地理的教学,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高中地理的知识点烦杂,涉及的地理计算以及图像判读甚至还要定位空间位置等十分难学,面对地理学科真的是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学习,有的学生甚至已经出现了“恐地症”。但是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长期以来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注重灌输知识,轻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应试教育的特征十分明显。而且在大部分的课堂上,仍是以教师为中心,根本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课堂上教师更不会着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十分低下。



        (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虽然现在教育界正在不断创新和改革,但是教师们的教学方式还是会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影响,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去教育学生,这就使得地理课堂低效化现象十分严重,而且还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热情。虽然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地理提出了相对应的课程要求,并且明确要求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及学习兴趣,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会把学习理论知识作为重点,着重讲授一些考试内容,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更严重的是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十分容易让学生降低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与新课改的要求相违背。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
        (一)定位实践目标
        在高中地理学科地理实践力培养方面,明确教学实践目标能够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提高自身的实践力,这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看,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学侧重于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思维等进行引导和观察。针对这一情况,高中地理教师在设定实践力培养目标时应区别于常规的知识掌握、综合素养提升等宏观性目标,而是需要将实践力培养进一步具体化、精准化、可行化,让地理实践力可以被实施、被测评,最终促进地理实践力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借助多媒体设备创新教学方式开放
        在现今现代化教育进程的不断发展中,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学方法得到创新性的发展。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直观、具体的带领学生们了解地理知识,通过视频、图片以及对应的文字能够为学生们更为细致的讲解地理知识,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进行地理知识学习。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引用更具开放性的多媒体技术到地理教学课堂中,能够极大的激发起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进而促进学生们地理知识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学生们得到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不断凸显,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落后的教育模式,打破传统教育的限制,培养学生探索、自主学习创新及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高中阶段,教师应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意识当作重点内容,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使其从多角度思考实践的技巧,让其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掌握地理实践思维与技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积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科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由于地理实践力属于核心素养中的一部分内容,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并采取科学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实践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石刚.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6):259-261.
[2]闫红梅.地理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4):102.
[3]柯健.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与地理实验技能的培养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12):33-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