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体验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鲁晓庆
[导读] 初中学生与小学阶段学生相比,他们的生活经验更为丰富,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有所提升。再者,初中科学教学中许多知识,本身就与生活联系紧密。在初中科学学科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顺应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让学生们结合生活经验学习科学知识,避免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脱离。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初中科学学科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基础上,围绕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从进行生活化的教学课堂导入,营造生活化的课堂

鲁晓庆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巨化中学  324000
【摘要】初中学生与小学阶段学生相比,他们的生活经验更为丰富,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有所提升。再者,初中科学教学中许多知识,本身就与生活联系紧密。在初中科学学科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顺应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让学生们结合生活经验学习科学知识,避免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脱离。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初中科学学科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基础上,围绕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从进行生活化的教学课堂导入,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引入生活化的实例进行科学教学,安排生活化课后练习任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体验。
【关键词】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课堂导入;情境;实例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78-01

        生活是知识的来源,也是知识应用的最终落脚点,所有一切知识的学习、实践、应用都离不了生活这个大舞台。科学是一门与人们生活有着非常密切联系的学科,对于初中科学学科教学来说,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引入生活元素,可以顺应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过程中唤醒原有生活经验,发现科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科学知识,准确记忆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知识的学习规律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一、初中科学学科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由于学生们对自己熟悉的生活事物比较感兴趣,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激活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让学生感受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以及科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二)符合初中科学课程知识的表现特征
        初中科学课程中的知识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其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学科知识,涉及面广,包罗万象,具有多元化、综合性、跨学科的表现特征,尤其是在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通过实施生活化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建立起联系,把科学知识学以致用,顺应了科学课程知识的表现特征。
        (三)顺应初中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特点
        生活化教学,本质就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而初中学生学习知识往往也习惯于从形象、具体的事物入手。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顺应了初中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这种特点,让学生作为科学知识学习主体的地位突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主学习动力。
        二、初中科学学科教学生活化体验
        (一)进行生活化的教学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初中科学课程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事关整堂课教学的成败。


初中学生性情活跃,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强烈,倘若在初中科学教学的开始阶段,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那么将会影响到整堂课教学效果。所以,初中科学课程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导入的设计,可以通过引入生活化的元素,让学生们迅速把关注力集中到科学教学课堂学习中来。比如,在初中科学课堂导入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现象引入其中,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关注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带着兴趣迅速进入课堂学习。
        (二)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
        初中科学学科生活化教学模式下,通过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把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生活化情境中,学生们学习科学知识的思维将会变得更加开阔,会主动研究、探索、验证未知的科学知识,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验证。在生活化课堂情境的影响下,学生们还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探索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关于“常见的动物”教学中,我们可在科学课堂上,利用视频技术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动物形象,为学生创造一个关于常见动物的情境。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去了解生活中常见动物的种类、习性和特征,帮助他们认识常见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三)引入生活化的实例进行科学教学
        科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在生活中验证,最终被应用到实践中,生活中的许多实例,就是科学知识应用的最好证明。由此可见,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应引入生活化的实例。这样就可以扭转以往口传心授式教学模式,用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认识科学知识,加深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引入生活中声音传播的实例,如优美的音乐,人们的说话声,动听的琴声,清脆小鸟的叫声,潺潺的水流声音等等。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充满各种声音,并且是通过媒介进行传播的,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声音的世界,去探索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原理。
        (四)安排生活化课后练习任务
        学以致用是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实施生活化的初中科学教学,还应给学生安排布置生活化的课后练习任务,要求他们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和应用。真正做到把科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应用结合到一起,在生活实践中检验科学知识的真理,验证科学知识的价值和正确性。比如,在关于“摩擦力”教学课程完成之后,就可以给学生安排观察生活中摩擦力现象的课后练习任务,让学生把观察到摩擦力现象的特点进行说明,并确定是何种摩擦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顺应了科学这门学科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规律,创新优化了初中科学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对于提高初中科学学科教学的效果有很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夫坚.以生活为“源”,妙“享”科学——谈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学园,2020,13(01):12-14.
[2]徐建平.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初中科学教学模式研究[J].新智慧,2020 (31):55-56.
[3]马贤斌.试析初中科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运用方法[J].家庭生活指南,2018(12):197.
[4]徐建平.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初中科学教学模式研究[J].新智慧,2020 (31):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