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合作探究打造道德与法治灵动课堂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赵刚 周洪艳
[导读]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合作,突出学生主体价值,通过适度开放学习,培养合作探究能力,打造灵动课堂
        赵刚  周洪艳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第七中学 135200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三道湖镇兴平希望学校 135200
        【摘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合作,突出学生主体价值,通过适度开放学习,培养合作探究能力,打造灵动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 道德与法治 合作探究 灵动乐学
        新课标要求在道法课教学中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自主学习为途径,以合作学习、学生探究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尝试。“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索、合作、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应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本人就“通过合作探究打造道德与法治灵动课堂”谈几点做法。
        一、体现教师主导,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充分条件
        在新课改形式下,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求知途中富有经验的组织者,应成为学生探究学习中的伙伴,是学生的服务者、咨询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才是探究学习的主体,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创设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情境,设计和组织多种教学活动,运用各种学习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特别要加强对学生获取信息和合作探究的方法的指导。
        二、突出学生主体价值,加强合作探究,打造灵动课堂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关注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实现人的价值,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过程。按照新课改的精神,我们要重新审视过去的教师在课堂内外充当主体的传统思路。教育的意义在哪里?教育应该彰显学生的主体价值,换句话说,就要突出学生的存在价值,包括生命价值、生存价值和生活价值,从而让学生不断增强价值自信,进而做到价值自觉,充满爱心和激情地学习和生活。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往往“听话”、“坐的端正”是个“听话、不乱说话”的孩子。教师也常常不允许学生自主做一些事情,要听老师的话,并用一些制度进行规训,久而久之,学生的精彩观点就不敢表达,也就逐渐丧失了这种独立自主、探究、创造的意识与能力。而根据科学研究,学生本身具有探究的欲望与能力。这是学生天生具有的独立自主的性格特征,这也是学生能开展科学的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条件之一。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不能再是被动的听讲与背诵,而是变为一个主动、积极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探究者。而这一点,恰恰是摆在每一个老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它需要老师从思维理念到实际行动的更新,给课堂从里到外一次重生,以提升课堂实效。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的发挥其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方法,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分层教学,给每个学生合作探究的权利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探究中显示自己的才华。
        三、适度开放学习,培养合作探究能力,打造灵动课堂
        教师要在道法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将题型适度开放。这样就会给学生一定程度的思考自由和选择的余地。这时学生所探索的内容已不是只靠模仿和套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就可以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创造性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由于题型的非常规性,就促使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重建学生的认识结构,搜集信息,并加以处理,寻找恰当的解题策略,追求策略的优化及方法的迁移等,对问题的本质产生新的领悟,从而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积极探索、大胆创造的心理态势和合作探究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教师还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要点,掌握方法,理清概念,明白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合作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从而牢牢掌握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是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关键,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应激励、启发和诱导学生,让他们通过"学、思、疑、问、探"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获得新知、增长能力、体验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新的教学形式下教师应注重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给学生创造出一片广阔的合作探究的天地,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打造道德与法治灵动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力,带动学生思维发展,调动学生心灵感受,提升学生思想境界,使学生真正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是我终身努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郑翠英.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J].科普童话,2020(07):161.
        [2]刘淑敏.例谈道德与法治教学着力点[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01):24-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