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马少创
[导读] 高中阶段的数学与其他阶段存在着一定差别,所具有的学习难度更高,对于高中生来讲具有一定的学习挑战。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内化数学知识,作为教师需要在具体的育人方法和授课载体上作出更新,加强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打造全新形态的数学课堂。下面,主要就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的价值以及具体的运用举措进行有效探讨。

马少创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苏北中学  515829
【摘要】高中阶段的数学与其他阶段存在着一定差别,所具有的学习难度更高,对于高中生来讲具有一定的学习挑战。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内化数学知识,作为教师需要在具体的育人方法和授课载体上作出更新,加强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打造全新形态的数学课堂。下面,主要就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的价值以及具体的运用举措进行有效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68-01

        前言
        在当前的时代发展领域,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应用广泛性比较突出,在教育领域所呈现的功能优势也比较显著。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助学功能,数学教师在开展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目标以及具体的内容设置,加强对信息化载体的合理发掘,并将其有效应用到各个教学环节当中。从而让学生拥有全新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励学生更自主的参与到课程内容的探索和实现,拓展当中。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信息技术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所衍生出来的一种先进的技术载体,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所呈现的应用范围十分的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事业整体的深化改革。在高中阶段的教育领域,学校逐渐引进完善性的信息化教学体系,并给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为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的认识到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助力功能,以此为支撑对具体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数学知识。同时,信息技术在改善课堂环境,拓展教学空间和载体方面,所具有的功能也是比较突出的。作为教师需要深入发掘信息化载体所具有的功能优势,并将其合理的应用到数学课的教学以及训练活动的规划组织上。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作为新时代的重要载体,在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传递方面所具有的功能优势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而作为数学教师在加强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该载体在信息资源全面整合方面所具有的功能。根据具体的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求,有针对性的搜集趣味性的数学素材。然后将其合理的运用到数学课堂上,以保证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更加的全面和广泛。也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其对内在的数学文化以及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案例都能够形成准确的认识。
        比如说,在高中集合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对这一概念加深理解,则可以利用网络等智能化的教学平台,就结合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展现进行案例搜集和整理。


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加直观的学习素材,在互动讨论的过程中了解集合的内在含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二)构建直观情景,展示抽象知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在知识的直观性呈现方面,也具有着一定的突出作用。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加强感官上的认知和理解,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构建更加直观的多媒体课件。通过文字向图形和动画的直观转变,为学生构建生动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建模思维,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及基础定理。比如说,在高中阶段,指数函数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对该函数所具有的单调性特征形成准确的认识,则需要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构建更加直观的指数函数模型,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对图像的分析来完成对单调性特征的总结与归纳。
        (三)设置翻转课堂,引发学生探究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于课堂的组织形式进行合理的创新。在微课等载体的助力下,加强翻转课堂模式的有效构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探索的中心和主体,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就微课视频中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从而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也能够在先进载体的支撑下更加深入地掌握相关数学内容。比如说,在围绕对数函数这一知识点组织授课期间,则可以先根据课程目标进行微课资源有效整理。将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进行有效对比,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直观展示。在教学助手等其他载体的支撑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内部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数学规律的总结与归纳。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微课资源进行自主巩固与复习。
        (四)建立在线辅导,拓展教学空间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信息化载体,在师生互动方面所具有的支撑作用。利用先进的教学载体和社交软件构建互动交流中心,为学生提供在线的辅导和帮助。从而进一步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合理的规范。也能够促使其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端正自身在数学课深入探究方面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不仅如此,也可以在先进载体的支撑下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直观展现,然后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就当下数学课学习和探索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展开有效分析和讨论,总结学习经验。
        结论
        依前所述,在开展数学课教学期间,作为教师需要做的是要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加强信息化载体与课程教学之间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打造智能化现代化的教育学平台。引导其在先进载体的支撑下对具体的数学课内容展开探索与分析,有效提升学生在数学课领域方面的综合探索和实践能力,真正保证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发展与改革。
参考文献
[1]梁海.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10):75-76.
[2]魏恺.计算机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64-65.
[3]何池宏.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60-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