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智慧教育落实建设思考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刘霜 王森
[导读] 经济社会发展使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升。信息化、智慧化教学手段,逐步融入到学校的日常引导中。因此,中小学学校应不断优化教学体系,落实智慧教育思想。中小学学校以智慧教学为基本手段完成相应内容的落实和探索,会保证智慧教学成效的提升,也会在智慧教学落实和实践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环境,建设有效平台,出示不同的政策和方法,让教学成效得以提升。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中小学智慧教育落实、构建的有效模式。

刘霜  王森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分校;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经济社会发展使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升。信息化、智慧化教学手段,逐步融入到学校的日常引导中。因此,中小学学校应不断优化教学体系,落实智慧教育思想。中小学学校以智慧教学为基本手段完成相应内容的落实和探索,会保证智慧教学成效的提升,也会在智慧教学落实和实践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环境,建设有效平台,出示不同的政策和方法,让教学成效得以提升。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中小学智慧教育落实、构建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中小学;智慧教育;落实建设;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67-01

        前言
        智慧教育落实于学校辅助教师完成知识讲解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水平提升的有效显现,会打造智慧化、生态化的课堂教学体系;能够变革传统课堂中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优秀环境。在有效的个性化、多元化课堂中为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升做好服务。保障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够适应时代发展,推动学生学习成果的提升,也会有效在智慧体系的落实中彰显社会发展的有效模式、经济发展契机,推动学生学习动力的形成。
        一、目前中小学教学的短板分析
        (一)教学形式单一
        在目前中小学学校教学中,课堂中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够多元、不够新颖,课堂中使用的方法缺乏先进性,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缺乏吸引力。
        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积极性不强,课堂教学中取得的成果偏低,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和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究意识较弱。
        (二)教学机制缺乏完善性
        目前课堂中的教学机制缺乏完善性。课堂内的教学成效不高,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不利于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
        学生缺乏积极性,教学过程存在一定的短板,办学条件缺失、办学条件简陋,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教学投入不足
        课堂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学校在办学中的教学投入不够,由于经费有限和不同设施投入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成果较低,而且学校精力投入不足。教师各项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为教师的知识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导致其成果和学习成效均下降,整体教学效果也逐步降低。



        二、中小学智慧教育的构建措施分析
        (一)设计总体战略布局,确保可持续发展
        在中小学信息化、智慧化教育的落实中要优化教育教学的战略部署,确保智慧教育落实之后的可持续发展。应践行不同的策略、不同的体系,各部门、各领域、各个工作单位应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自身工作,履行自身职责,完善相应步骤的创设;各领域各尽职责完成战略部署,完成智慧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会确保智慧教育体系在日常学校教学中和课堂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会推动教学成效的总体显现,提升中小学学校的总体教学水平。
        (二)增加资金投入,落实信息化、网络化基地
        学校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教育部门也应对不同学校投入不同的资金,以此构建信息化、网络化的教育基地,保证智慧教育思想的有效贯彻和落实。在理念的实施和模式的探索中,推动学生能够取得长久进步,在有效的资金投入过程中,为中小学学校构建信息化、网络化教育基地,让教学过程更具吸引力,保障教师能够使用多元化手段完成知识讲解。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枯燥性、乏味性,以此塑造优秀的课堂教学体系和浓厚教学氛围,让知识教学过程充满魅力,让智慧化教学思想在中小学学校中“开花结果”。
        (三)提升教师信息化操控水平,增强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能力会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成果。在中小学学校落实智慧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应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操控水平、提升教师对智慧教育体系的应用能力。因此,学校应不断投入资金组织学习、组织探索,强化教师的总体教学能力,以信息化操控水平的不断提升,让智慧教育体系能够在中小学学校中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学习,通过集体学习方式在不同的操控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弥补不足。同时,派出教师外出学习,学习先进思想,跟随信息化操控的需求,不断强化自身能力,解决教师实际对信息化、智慧化教育应用过程中的不同问题。因此,在校园中保证先进思想体系落实,保障问题的有效解决,让课堂教学改变传统枯燥性,让智慧化教育体系推动教学成效的总体提升。
        此外,可以让智慧化教育思想融入到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中,建立不同的网络平台、云平台、网页等不同形式,让家庭能够有效了解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基本方向。家长与教师及时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互通有无推动学生综合学习水平的增强。
        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教育在本质上和知识引导过程中体现在信息化模式的应用。教师应不断增强其对智慧化系统的操控能力,学校应重视智慧教学理念的引入,让课堂教学更具凝聚力、学校的教学过程更具魅力。在有效的智慧教育思想中落实不同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中得到保障。在课堂探索中取得进步,以此在中小学日常课堂教学中,为学校教学成果的显现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沈婷.“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教辅”——浅谈对中小学教辅融合出版的思考[J].传播与版权,2020(06):68-70.
[2].运城市教育局“停课不停学”工作总结报告——织智慧教育“云锦”助师生教学出彩[J].山西电教,2020(02):17-19.
[3]余智德.构建智慧阅读教育新生态探究——以广州市中小学智慧阅读平台研发与应用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07):8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