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吴垠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吴垠
[导读]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推进,其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单单是对于教学工作上面的,也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具有创新的教学能力,不单单只是单方面的教学,也要让学生的学跟自己的教学相匹配。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新的见解、新的认识,能独立思考。

吴垠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坝寨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557300
【摘要】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推进,其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单单是对于教学工作上面的,也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具有创新的教学能力,不单单只是单方面的教学,也要让学生的学跟自己的教学相匹配。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新的见解、新的认识,能独立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66-01

        引言
        数学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学科,包括了识字、计算、几何等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提高他们思维能力,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数学教师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之前需要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增进他们对运算法则的掌握;其后,应激起学生的计算意识,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最终促使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启发他们的计算思维
        一、增强计算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认识任何事物的最佳方法,同时也是了解任何事物最快的方法,亦是应用任何事物进而顺利发展的最佳助力。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枯燥、抽象的学科,但由于其应用的广泛,也是很多专业的基础知识,所以学好数学成为一种必然。然而要想把数学学好、学精,不仅需要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日复一日的训练,也需要有很强的学习兴趣,这才是主要的学习动力;反之,如果学生厌恶数学的学习,甚至在数学的学习中有着很大的抵触情绪,那么这门学科的学习就成了一种被动的学习,是很难学好的,最后的结果则是由于偏科过于严重,而失去更多学习的机会。因此,教师必须要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尤其是对小学数学中的计算兴趣。只有提升小学数学计算兴趣,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进而才能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最终提高数学的成绩。那么如何增强小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计算的兴趣。教师可以进行计算比赛、计算竞赛、计算游戏、听算、限时计算等有趣的课堂活动,活跃课堂的气氛,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使孩子在乐趣中找到计算的兴趣,在兴趣中实现对计算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采用计算比赛的形式,增强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事先准备好相应的计算题,在课堂上采取个人抢答、小组抢答等形式,对计算能力强的学生给于加分的奖励或者礼品奖励,以此激发孩子们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在这种形式下,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对计算的兴趣,从而增强计算能力的培养。
        二、重视口算,学会估算,加强笔算
        加强计算教学,有效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点,因此,在小学阶段必须重视让学生打好计算基础,形成计算能力。口算是个体通过思维活动直接计算出结果,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速、实用,但它适用于较小数和有特点的数的计算。口算是最基础性的计算,小学生要努力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因为基本口算的准确和熟练程度直接制约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年龄和计算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加强基础性、针对性、记忆性的训练。


在教学中还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维习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小学生只有熟练掌握口算后才能转化为一种能力,在计算时就能产生高效率。新课程强调对小学生的估算教学,估算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两地距离大约是多少;开展一次主题活动预算大约多少;完成一份问卷调查大约用时多少;1.5p空调一晚用电大约多少……在计算活动中,估算是小学生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不仅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条件,而且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笔算就是动笔计算,一般是先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笔算是计算的关键,是经常用到的一种计算方法,是数学计算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点。为了提高笔算的正确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留给小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练习,努力让小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笔算习惯,努力做到笔算时算理要理解、书写要整洁、格式要规范、方法要合理。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估算具有不可忽视的应用价值,笔算能准确解决问题,培养小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将三者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例如,在计算126×8时,如果题目没有具体要求,学生可以选择口算,因为125×8=1000是口算中的经典,那么126×8比125×8多了一个8,所以学生很快就能用口算得到答案,我们还可以用笔算来检验口算的正确性,如果题目要求用笔算,那么在笔算后学生可以用口算或估算来检验笔算。
        三、巧传授,简便算法
        不少学生一提到计算就十分反感,认为这是老师在故意为难自己。最初接触各种类型计算时确实存在一定的接受难度,但是随着数学教学的深入,学生自然能发现,很多教学内容是以简便计算为目标的,这也是数学应用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时,教师也要围绕着技巧这部分给学生进行精细化讲解,让学生领略简便算法在数学计算能力提升中的手,如在27+33=、12+288=、46+74=等加法算数时,教会学生可以先从个位入手,7和3、2和8、4和6等本来就是可以组合成整十的特殊数字,因此在计算的时候触摸到这一规律可以简便计算的过程。其次是要懂得运算时的一些特殊规律,最有代表性的是四则运算部分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较为复杂的算式之中准确地抓住要害,明确核心规律,减轻计算压力。分数和小数作为小学数学计算的重要部分,其实他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在0.625+0.75=这个算式之中,小数位数过多,学生出现的错误是五花八门。有的是算了几遍,每次的结果都不一样;有的是把小数位数对错了,计算错误等。其实如果把0.625转换成分数1/8、0.75转换为分数3/4,再将两个分数的分母进行通分,就能快速找到正确答案。巧妙运用。首先计算技巧可以从数字本身的特点入
        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师不仅仅要将基础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进行提升,特别是要做好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提升,计算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是最为重要和基础的一项技能,只有确保计算的准确才能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未来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此足够的重视,积极的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计算技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和数学学科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秦云峰.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方法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付卓玛.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究[J].教育革新, 2019(11):58.
[3]邓丽.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8 (96):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