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黄高峰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黄高峰
[导读] 伴随新课改逐渐深入,如今小学阶段德法教学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通过德法教学可以对儿童道德素养以及法治素养进行有效培养,帮助其树立起正确三观以及法律意识。所以,教学期间,德法教师需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有效性,教学过程进行完善,进而提升儿童的学习水平。基于此,本文旨在对提高小学阶段德法教学整体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黄高峰   浙江省义乌市绣湖小学
【摘要】伴随新课改逐渐深入,如今小学阶段德法教学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通过德法教学可以对儿童道德素养以及法治素养进行有效培养,帮助其树立起正确三观以及法律意识。所以,教学期间,德法教师需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有效性,教学过程进行完善,进而提升儿童的学习水平。基于此,本文旨在对提高小学阶段德法教学整体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小学课程;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002-02

        前言:小学时期不仅是儿童对基础知识进行学习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儿童形成法制观念以及道德观念的关键阶段。所以,教师需对德法教学加以重视。通过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以及完善,可以促使儿童全面发展。开展德法教学期间,教师需结合儿童具有的年龄特征以及学习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对儿童道德观念以及法治观念加以有效培养。为此,对提高小学阶段德法教学整体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对教学理念进行转变
        实际教学期间,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技巧的运用是儿童重点掌握的一项学习技能,远比单一性的知识灌输与死记硬背强得多。所以,新时期,教师需对以往教学理念进行改变,这是促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前提。儿童在对正确学习方法进行掌握以后,可以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并且在平时学习以及生活当中提高学习自信,进而提升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教学期间,德法教师除了要让儿童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之外,同时还需让儿童了解理论知识具有的重要意义,促使儿童对知识进行主动、积极学习以及探究,有效提升儿童的学习效率。在小学阶段,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包含很多理论知识,所以针对心理以及生理都没有发展成熟的儿童而言,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所以,教学期间,德法教师需增强儿童对于所学知识的认识以及理解[1]。儿童只有对理论知识进行透彻理解,才可对课程具有的主体脉络以及关键点进行掌握,对所学知识进行过程反思以及自我总结,促使其学习效果不断提高。同时,教师还需在此过程之中有效培养儿童的理解能力,这样便于儿童在遇到问题以后,可以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以及自主探究,有效提高儿童的理解能力,对其解题思路进行有效拓展,促使课堂教学整体有效性不断提高。
        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之前,德法教师需对教学目标加以明确,后续教学活动全都围绕这个目标展开,让儿童主动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比如,开展“说说我们学校”教学期间,为让儿童进行自由表达,德法教师可通过游戏方式开展教学。课堂之上,教师可以播放一段音乐,让儿童在音乐当中传递一朵花。


当音乐停止以后,拿到花的儿童要说一说自己心目当中的学校。通过此种方式,很多儿童都对自己心目当中的学校进行描述,这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得到有效改善,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三、合理运用课堂教学方法
        针对道德和法治课程而言,教材内容多是基础理论。儿童进行实际学习期间,通常很难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所以,德法教师需在方法方面进行研究,根据儿童具有的年龄特征以及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保证教学形式可以与儿童平时生活存在紧密联系,同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进而促使儿童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让儿童可以主动融入到学习当中,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开展“内务整理”教学期间,德法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儿童怎样对自己衣物进行摆放,不要告诉儿童如何收拾床位,教师可以让儿童拿出书包,逐步进行整理。结束以后,全班儿童可以进行比较,看一看哪位儿童整理的又快又整齐。除此之外,德法教师还可让儿童对时间表进行自主制定,然后按照时间表进行活动[2]。因为此种方式具有较强生活性,所以能够吸引儿童注意力,促使儿童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四、对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进行贯彻落实
        现阶段,在新课改这一背景之下,及哦啊哈斯需对过去陈旧教学理念加以改变,对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进行贯彻落实。实际教学期间,德法教师需突出儿童具有的主体地位,把儿童当作核心开展教学。课堂之上,教师扮演引导者以及启发者这一角色,需深入挖掘儿童具有的潜力,对所有儿童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教学,让儿童在学习以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明确。比如,开展“走进我们的教师”教学期间,德法教师可组织儿童进行实践活动。德法教师可对儿童进行科学分组,保证各个小组拥有7-8名成员。各个小组都要去办公室当中采访一位任课教师。进行采访以后,可以制作简易采访报告。因为这个任务难度比较高,儿童可以进行分工合作,由擅长表达的儿童负责采访,由擅长写字的儿童进行笔录,由擅长写作的儿童负责文字编辑,由擅长绘画的儿童负责优化采访报告。这样一来,可以促使儿童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有效提升其学习效率[3]。
        结论:综上可知,在小学阶段的德法教学当中,教师需把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有效性当作重点,有效培养儿童的道德素养以及法治素养。为此,教学期间,德法教师需对教学理念进行转变,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合理运用课堂教学方法,对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进行贯彻落实,提高作业具有的实践性,同时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进而促使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田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析[J].才智,2020(16):171.
[2]周丽君.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186.
[3]林玮琳.摭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性教学[J].华夏教师,2020(09):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