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陶板作品与校园环境相结合的四个原则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   作者:杨福军
[导读] 如何利用学生的陶艺作品巧妙的与校园环境相结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怎样可以做到前后一致,在审美、文化、艺术、人文等方面有所突破,更好的为学校环境服务,要坚持四个原则。通过四个原则性,可以更好的对学校学生陶艺作品与环境建设相融合。

杨福军   广东省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大信学校  广东  中山  528400
【摘要】如何利用学生的陶艺作品巧妙的与校园环境相结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怎样可以做到前后一致,在审美、文化、艺术、人文等方面有所突破,更好的为学校环境服务,要坚持四个原则。通过四个原则性,可以更好的对学校学生陶艺作品与环境建设相融合。
【关键词】陶板作品;校园环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050-01

        陶艺是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是伴随人类劳动、生活、生产而产生的一门艺术。在小学普及陶艺教学不仅对学生有效的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继承,更能对学生的手、眼、脑三维立体的艺术创作有着明显的提升。经过实践证明,小学陶艺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协作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陶板做为陶艺教学中的一个成型方法,让学生以陶板为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可以有效的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艺术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综合本地文化进行德育、美育的渗透。而怎样把学生陶板作品与校园环境更好的相结合,根据实际实践,总结为四个原则性。
        一、学生陶板作品与校园环境的统一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有规律的重要的工作,在利用学生陶板作品与校园环境相结合的实践中,要保持三个方面的统一,才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建构此项工作。
        1.要坚持内容统一。
        所谓的内容统一,是指整体陶板创作的内容要统一。一般情况下,主要是以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特色等为主进行设计内容。不能内容随便,否则整体创作布置的是零散的,没有文化底蕴可在。从艺术创作上看,校园整体即为一件艺术作品,所以每一个板块的创作都要遵循内容的统一。
        2.要坚持形式统一。
        美术是一种形式艺术,陶艺又是美术的一个分支,所以陶艺的形式统一将对整体艺术布置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陶艺的创作方法有很多,如果采用的形式多种多样,最后呈现出来的环境效果就很乱,没有形式上的统一。
        二、学生陶板作品与校园环境的科学性原则
        学校的环境建设是一项综合多种复杂的因素融为一体的工作,合理、科学的进行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陶板作品和校园环境相结合的工作,一定要科学实施。
        1.总体规划的前瞻性。好的工作计划是好的工作的开端,详细有效的工作规划是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对于学校文化建设的规划要以学校领导为主,遵循学校发展的目标来制定,要牢牢的把握住这个精神中心,在规划陶板作品创作时,要紧紧围绕学校的总体的文化建设的精神中心制定创作方案,这样才会事半功倍、科学的完成工作。
        2.课程设置要合理。
        课程设计要以“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为主,由浅入深,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孩子的接受能力。更要在陶板创作上有所技法上的延伸。



        三、学生陶板作品与校园环境的艺术性原则
        艺术性是指人们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所体现的美好表现程度。注重艺术性将对学生陶板作品在校园环境中的呈现更加的具备文化艺术底蕴。在小学教育阶段,艺术性是通过直观的审美来体现和起到教育功能的。而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发现美、创造美和欣赏美为主。反向思维,美被发现、被创造、被欣赏,首先要有形式上的美,才会对师生产生冲动去挖掘,所以,形式美和造型美是艺术性原则最基本的两个内容。
        1.形式美。形式美是客观事物外观形式的美。包括线、形、色、光、声、质等外形因素和将这些因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起来,以表现内容的结构等。在创作学生陶艺墙之前,要充分分析此作品安置在校园环境中的位置,考虑环境和作品是否协调,主要从颜色、内容、表现手法上思考。一般情况下,保留陶的本色,利用化学手法使作品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是通用于任何的环境之中的,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在形式上是古朴的、是简洁的、是大方的、是充满历史沧桑的感觉的。
        形式美还体现在陶艺墙的安装方面。用不同方法安装的陶艺墙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如用暖黄色大理石做边框,给人轻松的感觉。对于不同的环境,选用不同的材料,这也是形式美的一个具体体现。
        2.造型美。泛指物质产品及艺术作品的形体结构之美。在学生陶艺墙创作之初,师生就要充分考虑到画面内容的造型、陶艺墙与周围环境的造型之美。画面内容的造型,从小学生角度讲,一般应该是稚趣的、充满想象力的、夸张的等造型,这样的无拘无束的造型就是孩子纯真的体现,是真正艺术要表达的情感态度,只不过孩子们还没有掌握相对高深和熟练的技巧而已,而这就是儿童的作品。
        四、学生陶板作品与校园环境的实用性原则
        学生陶板作品融入到校园环境中,一定要本着为学校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原则进行设计,不能一味的为了展示而去展示,如果为了展示而展示,就会脱离学校环境,变成整体展示格格不入、失去了陶板作品与校园环境的实用性。坚持了实用性原则,会对学校发展、师生工作生活、学校文化等方面有着很多实用性的作用。具体体现为:
        1.开发校本课程、补充美术课本陶文化的延伸。通过陶板创作的契机,以校园环境为主开发的校本课程,是对学校美术课堂的一种延伸,也是对于陶艺教育学习的一种拓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学校课程开设、学生学习和教师教科研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意义。
        2.提升学生的陶艺创作技法,使学生学习体验感受有关陶艺知识、技能,领悟陶艺文化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在创作过程中和展示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陶文化的课程、学习,最终展现在校园环境中,这样的德育渗透是潜移默化的。
        4.提升教师的陶艺素养及教育能力。在全部的陶板设计、教学、创作、安装的过程中,可以提升美术专业老师的艺术素养、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作能力。
        5.能在校园文化环境方面有所改变。最直观的就是陶板展示在了校园环境之中,让师生在艺术的环境下学习、生活、工作。提升了学校校园文化底蕴、延续了陶文化。
        综上所述,在学生陶板作品与校园环境中的布置过程中,坚持四个结合的原则,做到每一个细节不放松,以美术本体为主、以总体文化精神为中心、以学生为本进行设计、创作和展示,会让学生陶板作品更好的、科学的融入到校园环境之中。
参考文献
[1]《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作者:王大根 著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2]《校园文化建设理论探索与实践案例》作者:李海红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