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让小学体育课堂焕发生命力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1期   作者:钱昌明
[导读] 在体育课上,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兴趣表现,在具体的教法上进行合理优化,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充满活力,从而以较强的动力参与到体育课的探索当中。下面,主要就趣味性教学在体育课上的具体应用举措进行有效分析。

钱昌明   义乌市绣湖小学
【摘要】在体育课上,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兴趣表现,在具体的教法上进行合理优化,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充满活力,从而以较强的动力参与到体育课的探索当中。下面,主要就趣味性教学在体育课上的具体应用举措进行有效分析。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体育;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04-01

        前言:在开展体育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手段上进行创新。将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有效的落实到体育课上,并在此基础上就具体的教学环境进行优化,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让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技能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夯实。
        一、构建直观的体育示范情境
        在体育课上,教师要规范设置示范情境,引发学生进行思考[1]。让学生具体观察体育情境,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丰富自身对体育文化的认知和储备。不仅如此,也可以合理设置示范情境,通过示范教学让学生的体育运动在动作方面更加的规范。比如说,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篮球是重要的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认真的学习态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篮球的文化介绍,渗透篮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展示相关的比赛视频,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篮球运动的具体规则。不仅如此,在进行情境设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篮球的动作进行分解,然后在多媒体的支撑下进行有效展示,这样能够让学生跟着视频做动作,规范篮球训练,让学生所形成的运动基础更加扎实。
        二、组织趣味性的体育游戏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学生认知基础,积极组织趣味的体育游戏活动[2]。要让学生在游戏参与的过程中对体育运动逐渐产生热情,并提高运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整个运动中表现的更加有活力。比如说,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跑步能力,教师可以针对训练环节进行创新与优化。将警察抓小偷等趣味的游戏引入到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体育运动,让学生在趣味的故事背景下产生体育运动的参与动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发其他的游戏,比如说设置障碍跑,或者组织学生参与撕名牌等游戏活动,让学生的跑步耐力以及身体的反应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同时,在组织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严格按照游戏的流程,并遵守一定的规则完成体育训练,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全面提升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综合素养。



        三、创新体育项目的训练活动形式
        在具体开展体育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在具体体育项目训练方面进行合理优化,创新训练活动的形式,从而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相关的体育文化内涵,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较强的积极参与心理,提高整体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动力表现。首先,教师可以在组织训练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积极践行合作思想,开展开放性的训练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到训练当中。例如,在开展排球训练的过程中,则可以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3]。然后让其通过小组配合的方式进行模拟对抗训练,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排球运动的规则,也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让学生在排球领域的运动造诣获得有效的提升。之后,教师还需要积极组织其他类型的训练,比如说积极开展耐力训练,或者组织拓展训练活动,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规范完成相关体育动作,从而实现学生体能素质有效建设,也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精神,提升整体的运动素养。
        四、实施以赛促学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以赛促学的思想观念深入的贯彻下去,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体育竞赛活动进行规范组织。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运动环境,并在体育运动强化训练的过程形成正确的运动观,有效发散学生的战术思维,让其能够根据真实的比赛环境进行发散思维,调整运动战术与方案,并与同伴之间进行有效配合,提高整体的运动实力。比如说,教师可以在校园内部积极组织趣味的体育竞赛,例如开展足球比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比赛中实现运动技能基础的进一步夯实。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的比赛活动当中,与社区等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比赛空间和平台,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体育的魅力。
        五、实施激励性的评价体制
        为了让学生真正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提高整体的运动动力,教师需要在思想上进行调整,需要将激励理念与评价机制进行有效融合,针对学生的综合运动表现进行情感激励,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接下来的运动训练产生自信,并端正自身的运动态度,以认真、严谨的状态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提升整体的运动素养。不仅如此,在组织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作为体育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案,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适当降低训练难度,循序渐进的培养其在运动方面的自信,提升综合能力。
        结论:依前所述,在开展体育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表现,在教法上进行创新。本着改革与创新的原则,深入落实趣味性思想,对具体的授课活动进行优化,同时也要在具体的训练活动上进行创新。在课堂上,要合理设置情境,组织趣味的体育游戏,并对具体的训练活动进行创新,将以赛促学的思想观念深入的落实下去,从而保证所构建的体育课体系更加规范,所呈现的运动效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建新.增强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的路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47.
[2]姜瑞臣.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研究[J].田径,2020(08):6-7.
[3]王勇,闫希刚.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方法[J].华夏教师,2020(18):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