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胡新点
[导读] 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对世界的探索和认知阶段,
        胡新点

        泾县苏红学校  

        摘要: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对世界的探索和认知阶段,在此时对他们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有利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教师在小学教育中,必须注重加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而且这种道德与法治教育必须是适合小学生接受的有效性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实施有效性的教育呢,本文在简单分析了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之后,重点讲述了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学生进入校园,犹如一张白纸一样,教师画上什么颜色,它就呈现什么样的色彩。这就说明,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它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品格,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纪律,遵纪守规的好学生;另一方面这种良好的品德,遵纪守法的观念,会促使他们在学习上更加严于律己,认真踏实。所以,教师必须研讨有效性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不断地完善自我,成为有道德,有信仰,有法治观念的新一代社会接班人。
        一.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意义有三,具体如下:
        第一,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是非观念,能有效地阻断大部分学生做出一些有悖道德和有违法规的事情。
        第二,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这两种观念是学生走向这个社会的重要基石之一,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更是国家未来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全面化人才。
        第三,可以构建和谐友爱、团结友善的校园环境,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出现,也能提高学生的安全防卫意识。
        二.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具体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活跃教育课堂氛围
        不可否认,在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还是沿用的比较传统的死板的教育方法。可能受于道德与法治课程课本内容比较理论化,系统化的限制,教师在教育课堂中,只是简单地依托课本,把书上的知识点罗列给学生听。殊不知这样的填鸭式的教育,学生难以提高学习兴趣,小学生更是对于死记硬背的东西没有兴趣。长此以往,会造成他们课堂参与度不高。

所以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动地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进来。
        例如:我在讲述“我很诚实”的时候,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去讲述自己是不是一个诚实的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做过什么事情,表现出自己很诚实。学生们都踊跃发言,讲述自己的故事,有的说爸爸让我自己在家做作业,我没有玩手机,我就很诚实守信,有的说一次成绩考砸了,虽然怕妈妈责骂,但还是告诉了妈妈,自己也很诚实。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都勇敢地表达了自己,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达到了教育意义。
2、制定道德法治规范,约束学生日常行为
        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教材中,必然会在其中阐述道德与法治的具体内容。但是对于小学生真正有效的,并不是躺在课本教材上冰冷冷的文字,而应该是落到实处的具体规范制度。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出现危险或者被别人欺负了应该怎么办,教师将这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融合在一起,制定出简化版的道德法治规范,用以来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
        例如:我根据学校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道德与法治课本教材,制定了一本道德与法治规范小册子,这本小册子内容简洁,一目了然,学生也能及时有效地获取到有用信息。而且上面也制定了具体的奖惩措施,在学生做到错误示范或者榜样示范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惩罚和奖励,用以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
3、结合生活实际案例,渗透道德法治教育
        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不可分割,所以教师在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候,将课本教材内容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结合起来,通过这些切切实实存在的事例,让学生们去感知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而且现实中的例子随处可见,可以是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任何有教育意义的事情,这样的教育更能引起他们的认同感。
        例如:我在讲述“生活离不开规则”的时候,就引用了生活中具体的事例,给大家讲述规则的重要性,我给大家讲的是交通规则,大家都知道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但是前段时间新闻曝出来,有个年轻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在红灯的时候走人行横道,被没看见的小汽车撞倒受伤住院了。通过这个事例,我告诉学生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有时候不遵守规则,会造成我们难以想象的后果,学生听了以后很受教育。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小学生能够成为有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的人,以便他们在社会生活当中为人处世不仅符合道德规范,而且也要合理合法。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意识是需要培育和引导的,教师在教育课堂中坚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制定相应的道德法治规范,再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才能最终达到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理念及其实施探讨[J].新客场(上),(12).
[2]徐嘉婕.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德育有效性探究[J].成才之路,2017(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