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自主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飞斌
[导读]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对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观念、
        飞斌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河西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对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观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本文将分析自主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必要性,并探究自主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具体应用途径,以供广大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参考。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信息技术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塑性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针对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设计科学、多元的信息技术课程,激发学生在课程中的教学主体意识,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实现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全面性、深入性掌握,有利于学生成长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一、自主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必要性
        (一)顺应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抽象性,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熟练的、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符合该课程的教学特点,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核心素养。
        (二)满足当今社会对于信息技术型人才的要求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的社会,社会各个行业对工作人员信息技术能力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深入性、专业性探究,为学生未来的工作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三)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更好的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价值,还能促使学生拓展其自主探究精神,有利于学生树立积极学习、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路径,为其他学科的高效率开展起到协同作用。
        二、探究自主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具体应用途径
        (一)激发学生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主体意识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思维都有着明确的要求。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教学主体意识,提升对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引导、辅助学生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环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求信息技术知识,保障学生独立且完整的完成信息技术实践操作教学环节,进而提升学生将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转化为信息技术应用操作的能力,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适应信息时代提供优质保障。
        (二)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开展课程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入实践案例,让学生更加明确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途径,促使学生深刻的认知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信息技术知识、提升操作能力。例如,开展“数据的图表化”课程的教学时,教师讲解完“数据的图表化”理论知识后,可以将学校每个班级人数列举出来,并要求学生将班级人数用图表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提升学生的图表设计积极性,还可以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自然过渡,让学生极快的将课堂思维转换到实际操作中,促使学生对“数据的图表化”设计进行自主性操作,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操作中深化对“数据的图表化”知识的掌握,还能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有利于学生提升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细化教学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要细化教学目标,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并将该节课程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明确的告知学生,让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预习课程,有利于学生构建清晰的预习思维,提升学生自主预习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而激发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思维活跃性,保障学生能适应并紧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信心,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预习效果进行肯定及表扬,激励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开展进一步的自主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自主学习、分析、探究信息技术知识的习惯,实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的。
        结语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未来工作素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创设多元、意趣的信息技术课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细化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思路,引入相应的信息技术实践案例,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究情绪,并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理论知识高质量的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为学生成长为综合型、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仝志明.浅析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8):29.
        [2]孟祥珂. 基于活动理论的信息技术课堂参与结构模型的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侍高.探究“协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践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8(09):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