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基础训练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范永举
[导读] 就目前我国展示出的体育教学情况来看
        范永举
        文山市业余少体校 云南省文山市 663099
        摘要:就目前我国展示出的体育教学情况来看,中学和小学是各大学校集中训练青少年的时间段,这个时期大多只进行基础训练。又因为各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导致了不同学校的青少年训练效果也不同,而且大多达不到理想效果。本文根据相关内容对我国目前使用的田径训练课形式进行研究,一并概括了如何科学的安排非专业体校田径训练课的课程内容和布局。
        关键词:青少年;业余体校;基础训练
        体育教学道路任重而道远,在体育训练中,一个优秀的训练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自身也要拥有良好的素质,这样才能够帮助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发挥出最佳水平。目前我国仍有一些传统的训练原理已不适合现代体育竞争需求,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而在这过程中,也需要建立起更加科学和实用的训练理论体系,本文结合相关内容对青少年业余体校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
一、专项素质训练
        合理进行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的配合达到加强运动员素质的目标是大多数体校的首要选择。对于一个中长跑优秀运动员来说,就需要具备良好的耐乳酸能力。在训练过程中,无氧训练是长跑运动员更需侧重的一项,而中长跑和长跑运动员的素质水平要求不同,需要教练合理分配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的占比,例如,长跑运动员的有氧训练内容会随着跑步距离的增加而增强。通过对运动员进行测试,得出的结论是中长跑运动员在奔跑的过程中的血乳酸值是不高于无氧界限标准的。以不超过无氧阀的速度水平为基准,保持一定的训练强度,是有氧能力的主要训练方式。
二、速度训练
        对于一个径赛运动员来说,其拥有的最基本素质就是速度素质。在比赛过程中,800米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素质可以被看作是该项法定刑诉。不同距离的径赛运动员,其在速度上的表达形式也不同。其一,绝对速度。在运动员进行10米到60米行进跑时,计时开始的30米的跑步成绩可以反映出该运动员的绝对速度。二为基础速度,主要体现在100米以内的速度测试,而站立式起跑是其常用姿势。此种速度相较于其他两种速度而言在径赛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中占有更大的比重。三为相对速度,该速度指是段落速度,不长于专项距离。
三、耐力训练
        对于运动员来说,耐力是他们必备的素质。对于长跑运动员来说,耐力更是他们发挥能力的重要依据。
        体育竞赛对于耐力有两种划分,一为一般耐力,一为专项耐力。

一般耐力通常表现出的是时间长且速度慢,是强度不大的有氧训练能力;专项耐力的训练强度很强,但一般都不高于80℅或90%。
        相反,运动员们更为注重提高自身专项耐力,该耐力表现为运动员一直保持超高的跑步时速,而锻炼这种耐力的训练被称为无氧训练。中长跑运动员在进行相关训练时,要根据任务的不同来有计划、有目的性的进行。训练员更注重运动员们的基础训练,是因为在还未进行比赛时的赛前训练很有可能会决定运动员的赛时成绩,所以基础训练也是训练的根本所在。实际上,专项耐力训练基本需要运动员每天进行,而且不能够间断,训练强度也很大。相比一般那里和专项耐力,两者之间的训练形式是相似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跑步的时间和间隙、时间以及重复的次数,同时对运动员的强度要求也各有不同。
四、技术训练
        每一位长跑运动员都知道,在进行长跑训练时,要以自己的身体素质为衡量标准,适度开发,保持匀速行进,不应快速冲刺而将体力用完,所以要自己找到契合自身的方法。不可盲目训练,需掌握方式和技巧。训练员在对运动员进行技术训练时,要掌握好合适的教学方式,同时在技术上进行改进,而该种技术应更大程度上应用在跑步的训练中。教练员需因材施教,了解运动员掌握的技术水平,找出问题,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升级。如果想要调节运动员腿部发力和灵活性就可以参考小步跑等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手臂等动作进一步帮助运动员改善自身的技术。实际上,跑步运动中还包含着许多细节上的因素,例如步幅与步频、呼吸与跑的节奏等等,这些都是长跑运动员在练习技术上不能忽略的重要内容。只有对这些细节处理好,才能帮助运动员更大,节省自身体力,加强长跑能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运动员也是如此,不能原地踏步,一定要吸取别人技术中的优点,强化自身,转化为自己的基础技术。每个人的身体形态和素质状况都不同,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技术训练模式进行训练。
五、心理训练
       除了运动员的身体训练以外,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也是训练的重点内容。心理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运动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意志和品质,可以在比赛中对自己的情感心情很好掌控,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另外,运动员还应该在运动和训练时保持自信和充盈的体力,从而为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和优秀成绩做出心理调整。事实证明,将心理训练区分开更适合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提高。帮助运动员增强战术心理,改进自身技能是一般心理训练;而比赛心理训练是针对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进行训练,同时对运动员进行赛后分析总结。
总结:总结全文可知,若想实现运动员基础训练提升,就需要在训练过程中明确方法和内容,用最合适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训练水准,从而帮助他们在比赛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帅.学校业余训练和业余体校的耦合关系研究[J].当代旅游,2018,(5):252.
[2]沈燕.青少年田径训练存在的问题浅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9):43,45.
[3]央吉.对业余体校田径训练的探究[J].读与写,2017,14(8):135-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