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杨辉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杨辉
[导读]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和途径也越来越多,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学生接触音乐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变化,并在教学策略上有所改变。也就是说,音乐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他们平时接触和学习到的音乐内容并不冲突。但是由于音乐教材中的内容相对于学生平时接触到的音乐内容而言较为传统,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

杨辉   湖北省黄石市下陆中学  435004
【摘要】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和途径也越来越多,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学生接触音乐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变化,并在教学策略上有所改变。也就是说,音乐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他们平时接触和学习到的音乐内容并不冲突。但是由于音乐教材中的内容相对于学生平时接触到的音乐内容而言较为传统,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论初中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核心素养;渗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65-01

        引言
        在初中学科体系中,音乐学科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样态:从应试的角度来看,音乐学科常常被边缘化,甚至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不算很高;但是从学生兴趣的角度来看,音乐学科又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科。在音乐课堂上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基本的音乐知识,而且可以放松身心,调适自己的学习状态。显而易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第一,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初中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但是这不表示其心智已经完全发育成熟,所以外界对其影响仍然较为明显。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引导、塑造的作用,用正确合理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准确认识到、发现到世界的美妙,感受生活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正确的三观意识。第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智力。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积累过程,通过记忆掌握大量的学科知识,学习音乐知识也是一样,学生的记忆力会随着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进一步得到强化。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还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智力的提升,同时还达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第三,帮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唱歌,而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之外,还要对音乐进行鉴赏、分析,让学生受到音乐的熏陶,逐渐得到美育、德育的渗透,使得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学生更加健康的发展,还充分地体现了音乐教学育人的功能,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二、初中音乐核心素养渗透路径
        (一)重视乐理知识,打好音乐基础
        乐理知识不仅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内容,还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所以在初中阶段,音乐教师要重视对于乐理知识的教学,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设计适合他们的乐理课程,让学生在舒适的状态下学习乐理。其次,教师需要在教授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时代的需要,为学生筛选出重要的乐理知识。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乐理知识,打好学生的音乐基础,从而更好地培养音乐核心素养。



        (三)丰富课堂内容,拓展音乐知识
        初中的音乐课堂大多数时间都是为学生播放曲目,以此来帮助学生去学习音乐中的知识,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但在目前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容易出现为学生播放曲目后,只顾讲解课本中涉及的音乐知识,忽视了曲目本身和学生自身对音乐曲目的好奇和疑问,从而导致学生不断地积累疑问,最终由于找不到答案而对音乐产生抵触情绪。为此,音乐教师要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根据播放的曲目为学生拓展更多的音乐知识,以此来帮助学生解决疑问,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四)重视学生实践,提升音乐素养
        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有很多音乐教师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将课堂的重心放在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上,从而忽视了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能得到全方面发展。所以,音乐教师在未来的教学课堂中,要处理好音乐知识和音乐实践的比重关系,妥善安排好音乐课程,适当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音乐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有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教学手段,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积极探讨的学习习惯,还能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有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想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进行合理的分组,按照其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分为相应的学习小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组的和谐,促使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其次,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学习目标,只有在清晰学习任务的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准确找到学习的方向进行高效的学习。
        (六)以审美教育素养为主导
        创作出一首歌曲,编制一个舞蹈不仅仅是为了聆听和观赏,作用不是单纯的舒缓人们的心情,实际上音乐创作的根本目的是反映社会的现实,通过歌词和旋律将社会现实反映在其中,随后再让歌手将这首歌唱出来,往往从旋律上就可以体验到曲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歌词也可以了解歌曲反映的真实现状。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对初中生的审美教育展开研究,引导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对某些事物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审美能力是学生进入社会后必备的能力,审美能力的发展对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评价能力,对事实的认识能力有重要帮助,也是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这门学科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好好利用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核心素养的渗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倩.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03):27.
[2]袁丽莉.核心素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9(22):100.
[3]田钰.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途径[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