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创新策略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王蕾
[导读] 【摘要】

王蕾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730070
【摘要】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教育体系新的历史使命,而古诗词是学习文化的重要途径,学习古诗词,能够坚定文化自信,是促进文化自信的种重要力量。文章从感受韵律美、意境美和艺术美三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策略的相关运用。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文化自信;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47-01

        前言
        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历几千年历史的积淀和洗礼,一直繁星璀璨、熠熠生辉。文化传承是历史使命,而文化自信则是传承的重要推动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理念就深深根植于民族内心。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和文化认知的关键时期,而古诗词是经典文化的传送纽带,学生能够在古诗词赏析中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进而帮助他们建立文化自信,为民族文化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文化教育的传递者,语文教师更应当将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借助传统文化的载体“古诗词”教学,创新策略,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们传递文化自信。
        一、坚持有效诵读,领略诗词韵律美
        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最主要手段,也是提升对古诗词赏析能力的重要路径。古诗词相较于其他文学载体,有着丰富的韵律与严谨的格式,无处不体现古文人对于诗词文化的推敲与用心。通过多频次有效的诵读,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还能够让学生逐步领略诗词词句的深刻美学涵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诵读,采取创新多样的诵读方式,带领学生初识文化自信,领略古诗词的韵律美。
        以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诗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为例,该首词以惊鹊、鸣蝉、稻花、蛙声等夏时景物描写了淡然宁静的乡村生活,以星、雨以及茅店的“忽见”,体现了作者惊喜乐观的心情。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取多样诵读的方式,如示范领读、学生模仿诵读抑或是分小组合作朗读、竞赛朗读等,通过不断的诵读,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活跃的夏季气氛:惊飞的喜鹊、鸣叫甚欢的蝉、丰收的诉说以及蛙声连成一片……一副动态的夏夜景色跃然纸上,欢快的诵读声能够让学生自发地被活跃动态的氛围所感染,朗朗上口的音律随之深入人心。通过诵读传递诗词的思想,通过诵读传送诗词的韵律,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韵律之美,逐步呈现出文化自信。
        二、借助科技手段,展示诗词意境美
        小学高段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但对于古诗词的意境体会却不一定足够清晰透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教学过程可以更加形象化和动态化。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将古诗词描绘的具体景象以真实可见的场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在美好的意境中逐步积淀文化自信。
        以苏轼的诗词《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酔书》教学为例,诗中以“翻墨”展示云层的黑,以“白雨”体现夏季暴雨的猛烈,以“卷地风”“忽吹散”表现狂风疾驰和瞬间平息,继而湖水犹如天空般静寂……短短的几首诗句将夏日暴风骤雨前、雨中、雨停的过程展示地淋漓尽致。教师在教学时不仅可以带领学生通过诵读的形式学习诗词,还可以将该首诗描绘的具体景象变化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用动态的画面让学生体验翻墨般的黑云压境,体会狂风骤卷大地而瞬时平息的突兀,向学生描绘一副“西湖骤雨图”,让学生将西湖的美景净收眼底。通过科技手段使诗词从纸上活起来,让美丽的景色深入学生的内心,真正意义上的向学生展示诗词的美好意境,带领他们体会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在赏析中积淀,在学习中自信。
        三、丰富呈现载体,体现诗词艺术美
        随着时代的变迁,古诗词的呈现形式已向多样化发展。从传统的文字或文字与书画结合的形式转变为当今的诗歌、词曲、动画、话剧、绘画、经典诵读节目等多元化艺术形式。载体的多种多样使得古诗词的传诵进入了更加高速、宽泛的渠道。而多样的呈现载体恰恰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丰富课堂形式,以多样的载体向学生呈现出古诗词的艺术形式,带领学生共同领略诗词艺术之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以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三首古诗教学为例,在常规教学中,可以采取丰富的诗词呈现载体,如体现诗词的绘画作品、蕴含诗词的传统故事以及饱含诗词的传统民俗活动等,引导学生多方位体现诗词中蕴含的艺术形态之美。如《十五夜望月》中的栖鸦、桂花、明月,体现了思乡之情,让人感觉诗中有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共同欣赏丰子恺的《松间明月长如此》、陈毓棡的《折桂图》以及赵少昂的《赏月》等著名书画作品,从艺术的角度感受中秋望月的深情气氛,同时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感受作者文中充分体现的秋思,让人觉得情意绵长,悠然不尽。通过多样艺术的形式带领学生赏析古诗词,将有助于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从而在艺术美的熏陶中逐步提升文化自信。
        结束语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体现,带领学生鉴赏古诗词,可以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引导他们增强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继而学会创造美、践行美,在古诗词的学习中逐步增强文化自信,为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提供了最佳助力。
参考文献
[1]刘芳.科学教授古诗词提升学生文化自信[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 (24):75.
[2]郭宏雪,高春燕.从文化自信视域看古诗词教学审美意蕴解构[J].经济师,2019(03):201.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 GHB0136)阶段性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