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趣味性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殷煜
[导读] 在社会科技以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殷煜
        南京市丁家庄小学  江苏省  南京市  210000
        摘要:在社会科技以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社会对互联网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显现出来,因而信息技术这门旨在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学科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和限制,通过趣味性教学活动的实施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和切入点,针对如何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趣味性教学进行阐述,以期为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趣味性教学;趣味性语言;趣味性游戏;生活化内容
        趣味性教学作为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常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学组织策略,在新课改深入推进和实施的时代背景下有着广泛的运用。对于初步接触和学习信息技术的小学生来说,他们一方面对操作计算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一方面又对枯燥理论知识的学习怀有厌倦情绪,导致课堂教学难以顺畅地进展下去。为了转变这一局面,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巧妙将趣味性教学引入进来,让学生在多样化、趣味性活动中充分感知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乐趣所在,从而掌握更为丰富和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并做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一、运用趣味性语言,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
        语言作为教师教学的载体,其运用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这门知识内容相对单调、枯燥的学科来说,教师如果在课堂上一味采用直白、无趣的语言开展教学的话,很容易造成学生厌烦心理的产生,不利于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建立和形成。为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在教学中多运用一些新颖、有趣的语言,让学生在语言的诱导下产生对所学知识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进展和实施。
        例如,在向学生介绍电脑的构成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电脑是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各个组成要素构成的。之后,教师可以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介绍各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比如主机类似于人类的大脑一样,是储存信息的“仓库”。而主机中的中央处理器则有着类似于人心脏的功能,对各类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等等,将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出来,能够起到加深学生理解、记忆的目的。如此,通过趣味性语言的运用,为单调的课堂教学增添了一丝生机和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致也变得高涨起来。
        二、设置趣味性游戏,提升学生操作能力
        小学生本身有着爱玩爱闹以及好胜心强的心理特征,富含趣味性的游戏、竞赛是他们喜爱且乐于参与的。为此,在开展趣味化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应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前提下,摒弃传统单一说教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借助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游戏的玩乐中轻松理解并牢固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从游戏中获取进步和成长。


        例如,以“插入图片”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习如何在WPS文字中插入图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在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后,让学生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进行操练。为了提升竞技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乌龟赛跑”这一故事的不同情节添加上图片,并且用时最少、图片添加得最为美观的小组获胜。学生都积极参与着小组活动,通过分工合作以及共同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了任务,并且表现最好的小组获得了胜利。相比于传统单纯的课堂操练来说,这种竞技性较强的游戏活动是学生喜爱且乐意参与的。如此,通过趣味性游戏活动的设置,提升了学生操作计算机的兴趣和动力,对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结合生活化内容,实施寓学于乐教学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是为了服务生活而产生的,生活与学生的学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来说,它在服务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结合生活化的内容进行教学不失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为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引入和运用,让学生透过生活中的事物感受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始终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例如,以“设置动画效果”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伊始环节给学生展示中国的传统魔术《三仙归洞》,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这一魔术的形成与动画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之后,教师还可给学生展示其他一些生活中运用到动画效果的现象,比如教师的课件,一些广告的设计等等都广泛用到了动画效果,这一知识在人们生活中运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如此,便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结合了起来,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实用性的认识,提升了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和动力。
        总之,趣味性教学作为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教育组织策略,在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在紧密把握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在趣味性教学开展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最终达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淑玲.趣味教学方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5
        [2]刘秀珍.玩要精彩,学要轻松——小学信息技术趣味教学分析[J].赤子·师者讲坛,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