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1000米、800米跑的教学与指导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谢乃晖
[导读] 近几年我国在不断进行教育的改革

        谢乃晖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民族中学

        摘要:近几年我国在不断进行教育的改革,让素质教育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普及,我国对于初中生的跑步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体育成绩也占中考成绩的一部分,对于学生,初中生学习到了很关键的影响。如果学生的学习很好,但是体育成绩不好的话,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初中的体育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体育锻炼,让学生的中长跑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水平。这样不仅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素质。在中考体育测试中,对中学生的非常重要的一项是就是1000米和800米的跑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讲解跑1000米或800米的技巧。
        关键词:1000米800米 体育训练 体育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压力已经很大了,所以他们在平时的体育锻炼的时间就会比较短。同时因为在进行中长跑的时候会比较疲惫,这样学生在课余时间就不愿意去进行跑步的锻炼,甚至是会比较抵触进行中长跑,最终很难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现象的发生,教师就应该从实际训练中采取更加高效的训练方式来使学生充分的投入进去,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一、从思想上激发学生的跑步兴趣
        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跑步成绩,那么就需要学生进行不断的锻炼。但是由于跑步训练非常的枯燥和单调,很多学生对跑步都不是非常有兴趣,甚至是非常厌恶中长跑。如果学生长此以往,那么对于学生的中长跑成绩的提高就是非常不利的。此外,有很多学生对于体育也不是非常重视,认为体育对于自身的发展没有作用,甚至是不开展相关的体育锻炼,对于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存在误区,无法取得良好的体育成绩。
        因此,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对于体育锻炼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如果能够经常进行体育的跑步训练,那么对于学生的呼吸系统也有很好的作用,提高学生呼吸机的力量,让学生的呼吸系统达到一个更加好的状态。经常进行跑步锻炼也可以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强人体的循环,让人体处于一个更加健康的状态。同时也可以增强人体的骨质密度,对于正处于生长期的学生有很好的影响。
        二、初中生1000米、800米跑的教学与指导
        2.1练习方法
        一般对于初中生来说,在训练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可以让学生通过采取变速跑的方式进行训练。变速跑主要训练的学生的有氧功能和无氧功能。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就需要改善自身的心脏和循环系统的能力,增强自身的供养能力。而第二个阶段采取的是变速跑和间歇跑交替训练的方式。间歇跑会引起人体内肌肉的血液产生过度酸化,过度酸化会对肌肉工作的能力产生影响,这也就要求血液中必须具有大量的碱储备,从而才可以使得无氧供氧能力得到提高,使得学生的速度耐力达到更好的效果。在第三个阶段,多采取间歇跑的方式,从而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的速度。
        2.2呼吸训练
        对于中长跑来说,学生的呼吸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跑步速度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在跑步的时候,呼吸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平时缺乏锻炼的人来说,在跑步的时候就需要更好的调节自己的呼吸。在跑步的过程中也应该让鼻子和嘴巴进行互相配合,这样能够缓解呼吸肌的压力。但是同样也应该注意人的口不应该张的太大,应该让空气从人体的牙缝进行呼吸。应该做到呼吸的均匀,在呼气的时候应该比较缓慢,做到短促有力。同时在跑步的时候也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呼吸节奏的调节。可以根据自己的步伐来进行节奏的调节,这样才可以使自己更加轻松。通常学生在跑步的时候,在前500米的呼吸节奏应该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方式。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感觉自己存在呼吸困难的问题,那么也就需要调整自己为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的呼吸节奏。
        在进行长时间跑步的时候,也应该注重呼吸的深度。只有加强自身的呼吸深度,才能够更好的满足自身对于氧气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更好的避免呼吸对于人体肺部的压力,让人跑得更加轻松。


        2.3步频和步长
        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长跑成绩,那么就需要对于学生的步频和步长进行调整。但是当步长加大的时候,相应的步频就会比较缓慢。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很难同时将步长和步频进行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身高1米75的男生来说,那么他的相应的步长就需要在1.8米-2米之间。对于1.6米的女生来说,她的步长就可以在1.5米-1.75米之间。因此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自己的步频和步长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状态。
        2.4着地缓冲的技术
        当学生在跑步的时候,落地的时候应该先让跟落地,避免脚面和地面形成太大的夹角。在着地缓冲的时候,也应该迅速进行过度的动作。着力之后,身体重心也应该下移,并且同时向前移动,这样也会使得自身的跑步更加轻松。如果在缓冲的时候不能够将自身的重心向下。并且向前,那么很容易就会给蹬身送髋,这一步就加大难度。
        2.5弯道跑技术
        学生在弯道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前进的时候,那么最好就需要将自己的身体向左倾,并且也应该保持向左的角度不超过十度。在弯道跑摆臂的过程中,右臂向前摆动的时候,右手就应该朝身体的中间靠近。向后摆动时,右肘也应该向右斜方摆出,但是也应该注意动作的摆幅不应该过大,避免身体的重心太过于向前。
        在进行中长跑的时候,两条腿的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右腿前摆的时候,相关的学生也应该注意将膝盖像内扣一点,不要向外摆,否则很容易会影响学生跑步的速度。
        2.6训练强度
        在训练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需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运动负荷量,在第二个阶段不仅需要增加学生的运动负荷量,同时也需要加强学生在运动中的强度。而最后一个阶段只需要增加学生的锻炼强度,但是不需要增加学生的运动量,甚至是可以适当的减少学生的运动量。尤其是800米和100米的训练,需要根据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训练的时候一定循序渐进,而不是过快的追求学生的锻炼效果,否则很容易会造成人体的损伤。800 米和1000米跑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其训练过程中既要有磷酸能供能,又要要有乳酸供能。只有两种供能的能力同时得到提升,才能促进运动员速度耐力水平的提升。磷酸原在 跑的始阶段输出功率最大,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磷酸原的供能时间短,只为十秒左右,并在恢复间隙中产生极少量的乳酸,所以,在耐力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间隙时间,这个时间一般在三十秒左右,利用磷酸原代谢能力进行耐力训练时的具体做法:第一,训练时间不要大于十秒;第二,训练间隙时间不得少于三十秒,这样有利于磷酸原的恢复,反之,时间也不宜过长,这样会使训练密度不足而导致对磷酸原的刺激不够,可以根据自身的个体差异把训练时间设定在三十到九十秒之间;第三,在每组磷酸原训练后,休息时间不要小于两到三分钟,一般在四到五分钟。
        在耐力训练过程中,无氧耐力素质的训练尤为重要,它主要取决于无氧代谢能力的高低。由于磷酸原供能时间短,所以,无氧耐力主要依靠糖酵解供能.因此,要提高无氧耐力素质,就必须训练糖酵解能力,也就是在有乳酸大量堆积情况下的运动承受能力。一般而言,学生在练习中,要进行 1 分钟的超量强度跑,间息时间在 4 分种左右,这样跑大约五次,体内的血乳酸浓度可以达到 30mmo1/L 以上,这时使身体得到最大的刺激。
        结束语:跑步运动是非常基础的一项体育项目,也是初中体育中考成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就应该加强对于学生跑步训练技巧的教学,让学生采取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式进行跑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
        参考文献:
        [1]崔军. 初中学生1000米、800米跑的教学与指导[J]. 田径,2017(04):21.
        [2]魏玮. 初中女生800米跑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
        [3]李玉龄. 跳绳运动对农村初中学生耐力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长江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