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新隆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平湖乔西初级中学
摘要:在21世纪,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也在不断发展,多媒体已经走进了大大小小的教室。不论城市还是农村,都能见到多媒体设备。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与设备,将多媒体教学与生物课堂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本文以“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与重要性探讨”为题,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辅助教师讲授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主要论据,致力于增强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初中生物;引导学生;辅助教师;提高效率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当中的基础科学之一,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故其教学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中,教师照本宣科,并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递生物知识,不仅使学生形成被动地学习状态,也阻碍了学生的生物学习进步。实际上生物学的教学资源也是特别丰富的,有教材、互联网资源、杂志和纪录片等等。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特别是运用多媒体设备来提高课堂效率,让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我认为,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应当清楚地了解到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优点,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和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一、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让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利于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初中的学生本身是好动的,且生物学的一些知识不是靠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就能明白的。在教学之前,教师提前根据教材内容,利用网络的共享性与连接性,搜集一些相关的视频与图像,从而在课件制作上更加精美,同时也能够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在多媒体设备上投放本次课相关的图片或者短视频,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同时,学生也能根据多媒体所展示的内容明白这节课该学什么,不仅达到了预习的效果,也为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例如,上“植物的生殖”这一节内容时,上课的预备铃响起,课代表或者班长维持班级秩序,在投影仪或者多媒体电视上播放本次课相关的图片或者短视频先营造氛围。利用预备铃和上课铃之间的时间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将学生思维快速带入课堂的效果。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花的结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虽然课本上有图片有例子,将概念写的很清楚,但是相对于将课本内容多媒体化而言,生硬的图片和文字,课堂效果是不及有声有色的多媒体内容的。生动的图片,有趣的小动画,可以让学生快速接受知识,并且也比较容易记忆。特别是无性生殖的应用,这些知识对于没有耕种经验,不了解植物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如果这时教师配以农业的视频,或者是纪录片,多方位展示扦插、嫁接的操作方法和区别,以及适用的植物,自然而然地,学生就了解了。总之,多媒体能够快速地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并与教师产生互动,切实增强生物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辅助教师讲授知识
生物学来源于大自然,内容丰富多彩而有趣,基于实验和观察得到一系列理论。但是,由于课堂等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学生无法真正地参与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法观察生命规律,只能靠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语言与文字给学生描述,而学生需要根据接收的内容自行想象。生物素养比较好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些知识是很难消化的。而多媒体的使用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多种便利,以直观地视频播放,使学生能够亲眼见证生命的产生,看到细胞的相关活动,从而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同时多媒体也具有一定的交互性,教师可以利用具有交互性的软件设计生物练习题,然后在课堂中与学生一同展开练习,既能够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也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在上“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一节课的时候,很多学生会分不清心房心室以及心脏工作的机制、特点。笔者在初中初次接触心脏这一节课时也没有分清心脏的心房心室,虽然当时生物教师有给我们展示心脏模型,拿着模型数次拆合,孜孜不倦地讲述心脏工作的机制,血液是如何循环的,但对当时的笔者来着,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对于这种复杂又不好讲授的知识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资源来帮助教师授课,事半功倍。血液循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小动画比使用模型、图片和文字描述更为具体,教师跟随小动画讲课也更轻松,更详细,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这些陌生的知识。特别是心房心室的功能,动静脉的区分也一目了然。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的地位何等重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生物理解能力,也能够为学生带来新颖的学习体验,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生物教学活动。
三、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不论是采取哪种教学模式,利用什么样的教学资源,都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在课堂中的应用可以让一节课的时间变得自由,为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活动争取了更多的时间。针对课堂内容,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消化,提问,教师也有更充沛的时间为学生解答。宽裕的时间可以用于课堂练习、巩固知识,让教学内容得到充分的落实。此外,多种形式的知识展示能够将生物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变得更加具体与简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地理解生物知识,同时教师可以提前设计好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再最后的课堂总结环节,完整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脑海中对本节课的学习形成系统地认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生物与环境”这一节内容,要让学生了解生态因素、生物圈的概念、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等。教师可以直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区分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也利用一些纪录片的内容,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生物之间的关系。在课本中的探究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个实验肯定是没办法做的,此时用实验的视频代替教师口干舌燥地讲,收效更好。实验视频观看完毕以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只用1只鼠妇?”“为什么要计算平均值?”“为什么要一边遮光一边不遮光?”“除了光以外,还有什么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的生活造成了影响?”诸如此类,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在看视频时,听觉、视觉、大脑多方面都在兴奋当中,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记忆。经过教师引导思考,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得到的答案也能记的更牢,甚至可以举一反三,对学生的学习帮助甚佳。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效率稳步提升,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自身的生物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快速地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更清楚、容易地讲透知识点,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也要注意,教师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若过度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可能达到相反的效果,使学生精神疲劳,得不偿失。总之,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特点,探索出更适合本班学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既能够丰富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范围,也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以上是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工作所总结的教学经验,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的生物教学工作带来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毛全生.多媒体设备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5)
[2]张玉宝.借助多媒体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中国职工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