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瓶颈 遇见更好——《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黄黎明
[导读]

黄黎明   四川省宜宾市崇文实验小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25-01

        “朝着新的方向前行,你就会发现新的‘奶酪’”。
        ——题记
        午夜时分,我漫步书香世界,《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的缕缕清新与芬芳,让我的心灵完成了一次全新的阅读旅程。这是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的大作,是一本在全球内十分畅销的书。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里面的内涵足以让我多次咀嚼。简短的内容,简单的情节,却让全世界如此多的人着迷,让我连续读了几遍,而每读一遍,都多一些理解。对于人生,对于人性,有着一种豁然开朗的酣畅淋漓……
        《谁动了我的奶酪》讲的是嗅嗅、匆匆两只老鼠和唧唧、哼哼两个小矮人在迷宫里寻找奶酪的故事。找到奶酪C站后,小老鼠每天都对奶酪的分量检查。而哼哼、唧唧把家定居在奶酪C站附近,他们从未想过为什么奶酪会在这里,奶酪会不会改变。某天,奶酪全消失了,哼哼和唧唧抱怨,并在原地寻找。嗅嗅和匆匆早就发现了变化,不慌张,寻找到了奶酪E站。哼哼经过思想斗争,决定不再原地等待,重新踏入迷宫寻找奶酪,而唧唧原地等待,他相信奶酪会回来,不愿意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最终,哼哼找到了奶酪E站,并每天都对奶酪检查,以便及时应对改变。
        寓言短小,内涵深远。
        其实,故事中的奶酪就是现实生活中追求的目标,我们一直都在追寻着我们自己的奶酪。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是满腹牢骚,还是固步自封,亦或是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化?我们的梦想,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心情,是被谁改变了?究竟是谁动了我们的“奶酪”?
        夜阑人静时分,我曾不止一次的思索过这样一个问题:“教育的真谛究竟是什么?作为八零后的我,我该何去何从呢?是继续随波逐流,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理想?
        有人常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时的我,即将不惑之年的我,已经进入了一个职业生涯的“高原期”,已经进入了职业生涯的倦怠期,已经进入了一个可怕的漩涡中。
        抿心自问,不是吗?
        如今虽然也在学习,可不像以前那样系统了。天天忙于杂事务,忽略了一个教师的使命。对于语文教学,每天上了课,并不是上好了课!生活,就是如此疲于应对。心态,就如此疲惫不堪!
        那天偶尔看到了“温水煮青蛙”的实验。故事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一个“水煮青蛙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40摄氏度的水(不是沸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缓慢加热(每分钟上升0.2摄氏度),结果就不一样了。


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
        我当时心头确实一惊,此时的我,难道不正如逐渐升温的热水中的青蛙吗?还在沾沾自喜中,如果等将来再意识到了就为时已晚了!难道自己真愿意做那种人未老心已死。拿着一张旧船票,一遍遍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的人吗?一位教育家曾说“有的教师教了30年书,只相当于教了一年书。因为他们只是将教一年书的方法,重复了30年!”我问自己,黎明,你想成为这样的老师吗?我的内心在强烈拒绝着,我不是这样的老师!我也不愿做这样的老师!
        我洗涤自我。宜宾市名师培训班、叙州区校长培训班、叙州区语文共同体、四川省杨丽名师工作室,线上线下,课题教研,我提升着自己。我认真聆听着各位教育前辈的真知灼见,听着他们的侃侃而谈,我拼命记着笔记,我思索着,犹如在迷茫的雾天找到前行的方向,浮躁的心灵渐渐沉静下来。
        参加市名师培训班,李振涛教授的《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师思维品质的提升》的讲座让我很震撼:我从来没有看到哪一个专家是可以一边讲座,一边用另一只手进行现场输出关键词的。没有一张PPT,就靠着李教授的讲解,仅仅几个关键词就讲得如此精彩。
        我更好奇,李振涛教授为何能如此卓越?直到他讲到“生长度”这个部分时,我恍然大悟。当人进入生长后期后,就需要一种激情的持久度。永具有好奇心!惊异心!而关键在于再造自我。找旧的自我,成就新我!唯有这样,才能成为卓越的人!成为李教授所说:卓而不凡,越而胜己!
        我很喜欢读书,但是不系统。在学习中知道了专人读书法:选择一位名家大咖,系统地读他的一切,读论文、读案例、读著作。这种读书法更能提升积累的厚度,这种办法让我兴奋不已。当机立断,我在网上购买了窦桂梅老师的书籍,追寻着这样一位高人,改变自我,寻找我的“奶酪”,让自己向卓越靠近。做一个有根的教师!
        我下载了“喜马拉雅FM”阅读软件,很实用。找出你想听的内容,改作业时、开车时、做饭时听一听,也很有所获。原来,片段的时间也可以系统学习。
        月上梢头,我再次翻看了笔记,看到了笔记中打上着重号的句子--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暗暗下定决心:如果不想做在奶酪站等别人送奶酪来的歪歪,那就时刻牢记改变自我,沉淀心灵!调整自我,用空杯的心态进行学习。用“三只眼睛”看教育,在语文学科中开拓进取,做一个有根的语文教师。
        如今,角色已有所变化。作为宜宾市崇文实验小学副书记,我知道,肩上的担子更重。但我很有信心:市区专家们就是坚强的后盾,为我们指明前行的方向!我将以宜宾名师严格要求自我,提升自己,辐射带动全校年轻老师,和团队一起,让崇文实小绽放更美的光彩!
        月光透过疏影静静的洒进来,我合上了《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更明晰了前进的方向:努力向前,变成理想中的模样,在改变中去享受雨露和阳光。一路前行,可能有鲜花和掌声。但更可能有荆棘和沼泽。不要惧怕,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只要坚持,我一定会遇到更好的自己!
        黎明,请记住:“朝着新的方向前行,你就会发现新的‘奶酪’”!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