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孙琳琳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孙琳琳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要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予以重视,而这也与社会对全能型人才的要求相契合,为此教师就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进而来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本文则将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初中生数学素养的培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孙琳琳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大庙镇初级中学  122000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要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予以重视,而这也与社会对全能型人才的要求相契合,为此教师就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进而来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本文则将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初中生数学素养的培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24-01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数学是一门较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而且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其对学生思维以及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也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要对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优化,以此来提供给学生更加高质量的学习体验。
        一、为学生提供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就应该以学生的学习环境为出发点,提高学习氛围的活跃性,这样在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往往能够更好的实现创新意识的激发。在通常情况下当学生处于一个较为平等、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中时,其往往就能够实现创新意识的调动,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应该与学生构建出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畅所欲言,积极的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探讨,这样其思维才能够得到发散,进而就能够实现创新思维的诱发[1]。例如,在对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时,为了实现一个活跃的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师就可以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并让其就三角形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调动,而且也可以有效的实现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与此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就会产生一定的碰撞,这也就给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二、更新教学观念,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会对其教学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时就要及时的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如此一来其执教能力以及专业素养才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进而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帮助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才能够得到更有力的显现,指导学生在更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2]。


例如,在对圆锥的侧面积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为了能够使得学生实现个性的发展,那么教师就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比如可以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在竞争意识的影响下,其创新思维也会更加活跃,进而其创新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激发。
        三、关注学生想象力,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空间
        为了实现初中生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就必须要对学生想象力的激发予以关注,这是因为想象力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前提,为此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就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对相关数学问题进行猜想,如此一来就有利于其数学思维的形成。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应该以教材中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知识点为出发点,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情景,以此来诱发学生的想象力[3]。例如,在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利用,通过视频和图片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圆和直线所存在的位置关系进行猜想,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其直觉思维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此影响下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
        四、加强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学生创新意识的丰富,教师还必须要强化对学生的帮助以及引导,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高效的实现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就要组织学生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数学发散思维的训练,并要以教学内容以及所涉及的知识点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而在进行知识的总结时教师则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其自主的发展思维将自己的意见进行充分的表达,如此一来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就能够实现知识面的扩展,有利于其数学体系的构建[4]。在进行习题训练时教师还可以使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所具有的逻辑性产生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还可以使用综合归纳、分析归纳等形式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得到培养,这样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交流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想实现的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就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为其相关能力的培养提供机遇和空间,如此一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够实现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进而才能有效的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
参考文献
[1]伍芳.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 (52):7-8.
[2]郭建芳.强化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J].成才之路,2020(36): 74-75.
[3]刘凤祥.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猜想思维的培养分析[J].教师博览,2020, 10(36):54-55.
[4]赵满珍.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路径[J].家长, 2020(35):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