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1期   作者:李秀萍
[导读] 培养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形势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形式,学习方式转变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李秀萍    陕西省淳化县冶峪中学
【摘要】培养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形势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形式,学习方式转变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转变理念   习惯   课堂形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009-01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的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的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然而一个好的老师可以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激发学生情感,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本人从教二十年,对学生的数学自主探究做过反复的思考,怎样培养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仅仅光靠老师的努力能实现吗?经过我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能力是重点,提高自学探究是关键。所谓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主动探索新知识,不断提升的过程。在当前教育形势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势在必行,因为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求学的能力和习惯。
        一、转变教育理念
        坚持“学高为师”理念。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不但应该有一桶水,而且应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业务知识和能力。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会有创新,有发展。学生的能力能否提高,关键看教师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平台。在教学设计上,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参与意识,让每位学生思维都活跃起来,创造一种宽松、平等、民主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做到这些,教师就要不断汲取新的教育思想,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拓宽知识面。
        二、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习惯
        转变教育观念,学新理念,学新方法,坚持学用结合,大胆实践,服务教学,促进教学,达到吸引学生为目的。首先让学生很敬佩你,喜欢你,才能喜欢你的课。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设计教学,要在引导上下功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比如:探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时,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能力,所以我让学生分小组完成。没想到组长安排的如此好,结对子形式让学困生讲,中等生纠正补充,优秀学生总结规律。什么一二三,三二一,三九二十七,便于学困生记忆,另外还强调记住模型。学生不但认识了直角三角形的模型,又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不同学生体现了不同的价值。


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兴趣能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才能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去,增强学生的乐趣,使学生自愿学会倾听、思考;自愿探究未知的东西;自愿的进入新课学习中,并学会大胆质疑,积极争辩,放开思路,真正对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当然,课堂上所谓的放开,要有一定的度,老师要掌控好。比如可以划分时间,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有效探究内容,不然就流于形式,甚至有学生钻空子玩。
        三、做更好的自己,努力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我勇于开拓创新,探索“情感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教学中坚持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学习、思考、评价及解决问题。因此,每天上新课前,教师必须有计划,有目的设计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完成后,课堂上只需展示,既节省时间又暴露错误,这样自然而然突破重难点,再由学生交流讨论共同解决。记得学习相似三角形条件时,我提示学生类比三角形全等的学习方法去探究。第二天上课时,当我准备讲解时,组长就说他们会了。我当时有些怀疑,可是我的学生的确讲的条理清楚,我从内心感到无比的高兴与自豪,我的学生们真棒。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他们有自学的能力,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我们现在的任务已不是教什么,而是如何设计、引导;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是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多鼓励,多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另外教师要有目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交流,因为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探究问题,这样会让不同需求的学生都有了收获,而且通过交流不但提高了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又加深了理解,使得每个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课堂形式不拘一格
        教师是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在课堂教学中用大爱点燃每名学生的梦想,不抛弃、不放弃。因材施教,注重发现每名学生的发光点。课堂上,教师要提供学生语言实践机会,精心创设活动。如: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热情,增长学生见识,同时有效的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更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数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特别对二次函数的综合题,一般都设计三个问题,由易到难,为每个学生设计。这个时候,学生需要探讨思考,展示不同的方法,积极争辩,寻找有效的方法,教师不要过多的参与,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只做点评。具体:
        1、自己读题,审题(现实问题)。
        2、读题,划已知条件,建立模型。
        3、结合已知条件和结果,分析问题,寻找方法。
        4、解决问题,归纳结论。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师必须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自己成为一个资历过硬的引导者。学生在求学的道路上必须做到:学得好,不如学得巧;学得巧,不如学得妙。而且要学得巧妙,再巧妙一点儿;学得有效,再有效一点儿。只要持之以恒的坚持,相信学生的数学自主探究能力一定会提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