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低年级数学逻辑思维培养途径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顾丽
[导读] 相对高年级阶段的抽象化,小学低年级数学更容易被理解。小学阶段的数学,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可能都是常识基础类的知识,但是对于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特点来讲,对这些概念知识是引导学生在数学进阶阶段的铺垫以及培养。但由于小学低年龄阶段的小学生而言,由于身心发展阶段特征,对于知识的理解需要教师给予更多创新教学理念的加入,从引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着手,重在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

顾丽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鸡汤小学  655002
【摘要】相对高年级阶段的抽象化,小学低年级数学更容易被理解。小学阶段的数学,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可能都是常识基础类的知识,但是对于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特点来讲,对这些概念知识是引导学生在数学进阶阶段的铺垫以及培养。但由于小学低年龄阶段的小学生而言,由于身心发展阶段特征,对于知识的理解需要教师给予更多创新教学理念的加入,从引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着手,重在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效问答;思维导图;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14-01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为以后学习数学知识做铺垫和引导,也是小学阶段重要学科之一。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小学低年级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的创新途径,笔者将做以下方面的具体分析: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由于数学是相对来讲比较抽象化的概念,需要学生不仅仅是做到对知识的认识,更多的是要做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但是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对这种抽象化概念的理解能力较弱,加上传统教学理念下习惯了教师的单方面输出以及小学生的单方面输入,造成学生为学而学,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极大的促进小学生实现自我思考和自我转化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实现举一反三,以及对知识的理解方法方面也能实现创新,找到符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善为学而学的以及为考而学的现状。
        (一)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促进新课改的完善
        结合当下小学生身心发展现状以及新课改的推行,如何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实现创新以及突破,为小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激发学生在数学海洋的探索兴趣,通过创新与突破,从个人能动性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爱上学习。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合理掌握,更多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实验不难发现,对逻辑思维能力做深化,并以此通过教师的专业引领,从而实现小学数学的高效学习。
        (二)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对于小学低年级而言,如果只是过度的加以知识的灌输,最好的现象也只是对所学知识有100%的理解。但如果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加入,不仅仅可以实现学生对现有知识的理解程度,更能提升学生对于未知的探索能力和方法。小学数学相对来讲比较生活化,这种小学数学的生活化特点可以作为教师创新教学的借鉴点,那么如何引领学生发现这种生活化,并且能够更好的与生活相结合,让小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这种理解的前提是小学生的自主方面主动参与以及结合自身理解能力进行自我思考,而这也充分体现了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的创新途经
        想要实现小学低年级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的创新,首先要求教师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一定创新力,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创新,从而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增加思维导图的引导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导图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对逻辑思维导图进行简单的讲解,选取一些符合小学生感兴趣的风格进行思维导图的展示,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让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比如小学数学二年级第3课时《角的初步认识》(部编版)一节中,教师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以角为原点进行知识点的展开,引导学生丰富对角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实现对角的更多理解。
        (二)增加情境教学的设置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人生跑道中,是从幼儿到少儿的过渡阶段,也是从玩乐到学习的适应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抵触情绪,那么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引导。情境教学是结合当下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一种创新教学方式,这种情境教学方式包括多种方式,比如:游戏教学等。游戏可以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参与度,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来。如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课《位置》(部编版)一节中,在对位置做讲解时,可以融入小学生喜欢的角色,通过角色的代入,实现游戏教学,从而引导学生更多的发现生活中“位置”的识别。
        (三)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逻辑思维提升
        小学阶段,在统一教学环境下,学习内容及目标的统一化,极大程度的遏制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比如对于某个内容的理解,在传统小学方式下,可能学生也习惯了教师的问题解答路径的思想引领,而忽略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这种统一模板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引领可能让小学生无法轻松自如的实现小学数学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做一定的创新,如何正确认识学生的认知差异,同时保护小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心理,选择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情绪以及自我、共同提高的思想,遵循小学生这种认知差异的特色,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特点,从而全面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小学低年级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的创新,不仅仅是教师层面,更需要学校、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参与,通过所有教学参与者的共同参与,引导小学生主动学习、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杨菊玲.变革数学教学模式,搭建学生创新的平台——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35)
[2]王大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数感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7)
[3]李云峰.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