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谢莹莹
[导读]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发展自身能力,而且要实现其社会发展价值。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数学计算工具推理等各个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计算能力。小学计算能力是贯穿整个小学数学的一条主线,如果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达标,那么他的小学数学也是不合格的。对此,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谢莹莹      浙江省苍南县外国语学校
【摘要】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发展自身能力,而且要实现其社会发展价值。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数学计算工具推理等各个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计算能力。小学计算能力是贯穿整个小学数学的一条主线,如果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达标,那么他的小学数学也是不合格的。对此,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02-01

        小学生由于思维才刚刚发展,对于思维性要求较高的数学学科的学习会存在一些困难,而且学生思维水平程度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也会存在差别,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就很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状态下,老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差异,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推动数学教学任务的发展。
        一、在核心素养下合理地进行教学内容分层
        小学数学教师要好好分析数学课本的观念、本质等不同内容,然后按照核心素养导向教学去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对数学核心素养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去创新和调整数学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和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讲授数学法则、公式、理论的知识,在课堂上要对数学课的课本机构,应用的教学方式、数学模型、数学定理、教学中心等等方面去进行优化结合,慢慢地增加、让学生一层层地了解这样的方式,教师去设计教学方案和开展数学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不同层次的数学教学知识相联系到一起,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了解到数学的含义,从而让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加深记忆。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课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计算“26+2=”让学生自己去计算得到结果,再让学生根据自己26+2=28去写出相应的小数加法算式的结果,如:2.6+2=、26+0.2=、0.26+2=、26+0.2=。让学生根据自己计算得数去进行研究和讨论。让学生对于小数加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再一步地去让学生掌握计算方式和规律,教师再次提出问题:“我去超市中买了8.7元西瓜,买了3.5元香蕉,那么我总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通过计算的过程中,对于小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有了深层次的了解,进而可以更好地去掌握小数加法的知识和计算技巧。
        二、在核心素养下进行分层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
        老师对学生解疑答惑、梳理知识和引导学生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内容,而学生怎样从课堂中汲取知识并能有所收获,这便凸显出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由于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面对不同的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依据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指导。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将学生分为两类,一是指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面对这一类教师对学生,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方法,把一些难理解和掌握的抽象型数学题用通俗的生活实例展示给学生,降低他们理解的难度,进而提高此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由易到难渐渐的实现对数学知识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一是指具备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面对此类学生教师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更直观的对这一类学生提出要求,给学生更多的自我思考空间,对待这类学生教师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而是更直接的对这类学生提出学习目的要求,进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先讲解一些容易理解的例题,这样能使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更快的理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然后,老师在原先例题基础上举一反三,往更深层次去剖析和探究,从而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能提升全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也能充分掌握课堂的知识要点。
        三、在核心素养下进行分层制定课堂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的任务和实现的教学效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首先要对数学新课程的理念,性质等多层面内容进行详细地理解分析,然后根据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可千篇一律,教师应该根据知识的难易情况分层设定目标,保证每个存在差异的个体都能在数学课堂中有所收获。与此同时也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授课前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搜集资料对知识进行整合,教师除了备知识外,还要对班级每个同学的能力水平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把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文的重难点,设定科学的分层教学目标。
        四、在核心素养下进行分层布置练习题
        为了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教师必须在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水平以外,也让学生可以学会对知识点灵活运用。同样的,每个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以及理解习惯不同,在知识点理解与掌握速率上各不相同。此时,教师就要对练习题目进行分层布置,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调动,同时保证每个学生在题目练习过程中都能够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作业练习的布置时,可以进行分层处理。对每位学生的学习喜好以及基础水平进行掌握,而后将练习作业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分别为基础巩固性练习、提高能力行练习、知识扩展型练习。
        结语
        小学数学分层教育要求教师承认差距,并努力为每名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机会,最终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上去。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进步。分层教学这种核心素养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学习内容。
参考文献
[1]邓培培.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优化路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49.
[2]王子欧,王森.新时代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和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100-101.
[3]方伟红.微课中小学数学插图应用实践研究——以“圆的认识”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5):98-99+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